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学波 刘建华)“以前集镇电线像‘蜘蛛网’,下雨走路特别不方便,现在路平了、灯亮了,茶余饭后在新建的广场上跳跳广场舞、带着孙子散散步,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家住熊集镇的居民陈红蓝,望着家门口的新变化,难掩心中喜悦。这生动的民生图景,正是枣阳市住建局主导推进“功能镇区”建设的缩影。自启动熊集镇“功能镇区”建设以来,市住建局聚焦群众需求,以21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同步注入文化活力,推动集镇从“颜值”到“内涵”的全面提升,让4.88万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熊集镇作为枣阳市西南门户,坐拥青龙山熊河3A级风景区,且耿集社区素有种植黄桃的传统,却曾因基础设施陈旧、风貌杂乱、文化特色不显等问题,制约了发展活力。为此,枣阳市住建局主动扛起责任,锚定“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塑文化”目标,对集镇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如今,漫步熊集镇,昔日“痛点”已变身“亮点”:外环路、景区南路完成刷黑,交通标线清晰明了,行车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南北大街、瀴源大道等6条道路的人行道全面铺装,防滑地砖搭配绿植点缀,成为居民出行的“舒心道”;弱电管网入地工程让集镇上空的“蜘蛛网”消失;雨水综合整治与背街小巷硬化排水工程同步推进,解决了多年的内涝难题,居民再也不用“看天出行”。
更让耿集社区居民自豪的,是家门口全新亮相的黄桃文化墙。“以前这面墙又旧又脏,现在画上咱们黄桃文化墙,既美化了我们的家园,又宣传了咱们的农产品,可以说一举多得。”耿集社区居民蒋平超指着文化墙说道。枣阳市住建局在推进“功能镇区”建设时,特意结合耿集社区黄桃产业特色,邀请专业团队设计打造黄桃文化墙——墙面以明快的色彩,生动描绘了桃子的品种,涵盖了枣阳的汉文化元素、卡通造型等内容,还融入了“枣阳黄桃,甜润天下”的特色标语,不少居民路过时都会驻足打卡拍照。
“不仅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更方便了。”在熊集镇农贸市场,经营蔬菜生意的个体户李辉国有着同样深刻的感受。此前,她一直担心市场设施老旧影响客源,如今市住建局指导推进农贸市场智慧工程已进入立项阶段,未来市场将配备智能计价、溯源查询等设备,而先期完成的市场主体建设,已让经营环境焕然一新。
在完善基础设施、植入文化元素的同时,枣阳市住建局更注重挖掘集镇深层文化内涵,让“功能镇区”既有“面子”更有“里子”。针对熊集镇建筑风貌杂乱、文化元素缺失的问题,市住建局牵头制定统一规划,将传统建筑风格与黄桃文化、熊河风情融入现代集镇建设,让新建筑与青龙山熊河风景区景观相协调。正在装修的熊河村民宿文化馆,更是成为文化赋能的代表——馆内规划“熊河味道”“红色记忆”“特色民宿”“直播带货”四大板块,既通过器物、影像唤醒群众乡愁,又借助直播助农、民宿旅游连接城乡资源。“以后游客来景区,既能看风景、赏黄桃文化墙,又能了解熊河历史、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日子肯定更有奔头”熊河村村民刘防锋对未来充满期待。
截至目前,在枣阳市住建局的主导推进下,熊集镇21个“功能镇区”建设项目中,18个已顺利完工,1个进入装修阶段,剩余2个项目正由发改部门办理立项手续。枣阳市住建局村镇建设股负责人周中广表示,枣阳市住建局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力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让熊集镇的“功能镇区”建设再升级,为枣阳市乡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