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城乡路网互联互通 “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14:43 来源: 襄阳日报

宜城市小河港一派繁忙景象,货船依次排队等待进港,码头的塔吊忙着装卸货物。(资料图片)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通讯员 李峰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明晶 通讯员李玲)10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庆介绍,“十四五”期间,襄阳“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成效明显,汉江“黄金水道”加快复兴,省内率先实现县(市)通2条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

赵庆说,“十四五”以来,全市围绕“畅通道、强枢纽、补短板、优衔接、增动能”核心,立足优势,补齐短板,通过强化各种交通方式的协同联动,畅通衔接节点,巩固了襄阳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最终为市民出行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呼南高速铁路(襄荆高铁)襄阳段已于9月28日开通运营,有力支撑“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让襄阳形成“四纵三横”铁路网络,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同时,积极谋划推进小河港区、堂清物流等疏港铁路专用线,加速推进公铁、铁水联运体系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随着枣潜高速、绕城高速南段、襄南高速等相继通车,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29公里,位居全省第二,“三纵两横一环两支”的高速公路网已然成型。襄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市)通2条以上高速,中心城区建成的108公里高速公路外环,更使其成为湖北第二个拥有内、外快速环线的城市。未来,随着福银、二广高速扩容及平顶山至宜昌高速襄阳境段等多条新线开工建设,力争2030年形成“五纵三横一环多支”高速公路主骨架网。

干线公路品质显著提升。207国道、316国道襄阳段已全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有力支撑了城镇与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全市国省道总里程达2839公里,串联所有县(市)和乡镇,实现“所有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低等级路段升级与穿城镇路段绕行线建设,力争2030年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超95%。

水运发展不断提速。汉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正持续提升,丹江口至襄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开工,襄阳汉江一桥以下航道达到千吨级标准。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汉江雅口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崔家营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年内开工建设,王甫洲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加快实施。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小河港区开港运营,陈埠作业区综合码头加快建设,唐白河港区刘集作业区一期工程即将开工。力争2030年实现汉江襄阳以下2000吨级通航能力、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500万吨。

民航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刘集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在2025年夏秋航季,运营国内航线已达22条,通航城市32个,基本覆盖国内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此外,枣阳通用机场已开工建设,将更好地满足通用航空需求。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