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媒体记者李旭晖 摄
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严俊杰 通讯员段莹莹 程泽宇】10月31日下午,襄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城市能级提升篇”。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传兵介绍了我市“十四五”期间铁路运营情况。
襄阳自古就是交通要塞,素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的美誉。近年来,随着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襄阳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铁路枢纽城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上世纪60年代以来,汉丹、襄渝、焦柳3条铁路在襄阳交会,为襄阳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浩吉铁路、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襄阳东以北段相继建成通车,襄阳东站、襄阳动车所及一批车站开通运营,襄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十四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襄阳铁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6月20日,郑万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襄阳拥有了连接华北通达东北、连接成渝通达云贵的高铁通道,从高铁“局域网”全面融入高铁“互联网”,形成了“三纵三横”铁路网。
2022年9月28日,襄荆高铁开工建设,2025年9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7个月。襄阳成为全省目前唯一拥有3条时速350公里高铁运营的城市。至此,我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73公里,其中高铁433公里,普铁440公里,位居全省第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网。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预计今年底开通,西武高铁西安至十堰段预计明年6月开通。届时,襄阳铁路枢纽的功能将更加突出。
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至宜城火电厂)、襄阳铁路物流基地一期已于2024年建成投运。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二期(至小河港区)、襄阳堂清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今年已开工建设,将有效整合全市铁路资源,加快建设多式联运体系。
“十五五”期间,发改部门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全省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资三能”部署要求,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铁路项目;做好协调调度,加快建设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二期、襄阳堂清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尽快启动合襄高铁前期工作,早日实现襄阳至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直达;结合唐白河港区建设进度,推动疏港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再系统谋划一批专支线铁路,争取纳入国家、省铁路发展规划,适时启动规划研究,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