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浩)近日,笔者从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获悉,“十四五”以来,襄阳紧紧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治理体系,在水旱灾害防御、民生供水保障、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以及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全面跃升。
“十四五”期间,襄阳水利基建提速增效,全市完成水利投资290余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资86.63亿元,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206.57亿元。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落地见效,谷城潭口、枣阳邢川等农村供水项目顺利实施,襄州老西湾堤防、襄城襄水等水生态项目陆续建成,既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又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行业形象全面提升。
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更加牢固,累计对575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治理中小河流和山洪沟27条,建成493处水库安全监测站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水库和重点的中小河流水雨情和视频监测感知自动化。成功应对多轮历史罕见洪旱灾害,有力保障了江河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建成樊城胥营、枣阳邢川、谷城石花等29处供水工程,改善供水人口16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82%,规模化供水比例提升至81.69%。完成引丹一期、枣阳市石台寺、南漳县石门集等16个灌区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0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亿斤,创成27个省级移民美丽家园,助力2万余名移民增收致富。
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5.6%和40.7%。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创成7个节水型县(市、区)和547个节水载体,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稳步推进。
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新突破,完成1565个河库“四乱”问题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9.59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4.64%。汉江襄阳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3条河流入选省级幸福河湖,2条河流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成功创建2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0处省级水利风景区,水利文旅融合基础不断夯实。
水利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率先开展水利“三资”盘活改革,通过经营权出让、水权交易等路径,累计盘活收益超60亿元。创新推行“以大带小”水库管护模式,推动小型水库管理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