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南漳县推进土地管理改革 “用、售、租、融”盘活土地超180亩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09:49 来源: 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彭月娇 通讯员洪牧 柳州)11月10日,记者从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县以“用、售、租、融”为核心推进土地管理改革,今年以来已盘活闲置土地180余亩,撬动预期收益及债券资金超6.8亿元,探索出一条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新路径。

据介绍,长期以来,政府储备土地闲置、价值沉淀、管理粗放等问题突出,而民生项目落地难、小微企业用地难用地贵现象并存。如何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推动存量土地向发展流量转化,实现从“资源盘活”到“资产增值”“资本转化”,再到“资金反哺”的闭环运行,成为地方发展中亟待破解的课题。

南漳县以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创新构建“用、售、租、融”四维协同改革模式,推动土地资源从“静躺”状态转向“流动”效益。

数据先行,摸清土地底数。南漳县开展全域储备土地摸底,建立涵盖位置、面积、规划条件和开发状况的一体化动态台账,绘制“土地图谱”。根据开发条件,将地块划分为“可立即使用”“待完善配套”“长期储备”三类,实行“一地块一策略”精准管理,形成从摸排、决策到监管的闭环体系。

流程再造,提升配置效能。南漳县系统优化“审批—供应—监管”全链条流程,完善“网上挂牌出让”“临时利用备案”“租赁价格评估”等标准化机制,推动土地资源配置更加公开、透明、高效。

四维联动,激活资源价值。在“用”的方面,优先保障城市绿地、公用停车场等公益项目,已有45.5亩收储土地用于“口袋绿地”和公用停车场建设。在“售”的方面,对接县域产业与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出让“白名单”,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工业用地;推行“弹性年限出让+先租后让”组合模式,减轻小微企业用地负担,助力两个工业项目快速落地。在“租”方面,探索“农业合作社+设施农业”“文旅+临时市集”等新模式,出台重点产业租金优惠政策,已租赁土地11.2亩,年租赁收入20余万元。在“融”的方面,严守隐性债务底线,构建专项债券风险防控机制,统筹融资规模、土地收益与财政能力,已完成11宗用地、5.67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申报,全部通过部级审核,实现“融资促发展、风险零新增”。

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改革,该县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闲置与用地紧张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