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洋波 通讯员 吴昱晗、程宇虹)肾脏,是人体代谢的 “生命过滤器”,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源,不仅能为生命提供“元气”与“原动力”,还能清除体内的代谢物、废物、毒物。
一旦肾脏出了问题,人体赖以调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保护肾脏极为重要。
在襄州区,有这样一支医疗团队,他们在肾病诊疗的赛道上深耕不辍,从攻克技术禁区到破解疑难杂症,从守护高龄患者到传递医者温度,填补了襄州乃至全市在肾病诊治领域的多项空白,创造了诸多生命奇迹。
他们,来自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连日来,记者走进该科室,走进这支对抗肾脏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白衣天使。

胡主任查房。通讯员 供图
技术攻坚,填补区域多项空白
“当医生的,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患者的希望。”这是该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胡秀全常说的话。
1996年,胡秀全踏上从医路。2000年,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脏疾病专业进修的那段时光,成为他医术生涯的 “淬火期”。
每天清晨6点,当医院还在沉睡,他已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偌大的院区,承担抽血、整理病历的基础工作;深夜一两点,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他埋首钻研专业知识,在手术台旁虚心向专家请教,最终从14名全国进修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老师们手术时 “点名必叫” 的得力助手。
2001年进修归来,胡秀全在谷城县医院开展了多项领先技术。彼时,襄阳地区多数三甲医院尚未开展肾脏穿刺活检,县域医院更是一片空白。
当时,一名16岁农村女孩的困境,让他坚定了破局的决心。女孩家住谷城农村,患上严重肾病却因家庭贫困,无力承担上级医院的费用,女孩的皮鞋匠父亲跪在他面前,泪水混着恳求:“医生,我信你,求你救救孩子!”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胡秀全尤为感动。他带着仅有的两台设备,成功开展了当地首例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 “轻微病变”。
经规范治疗后,女孩彻底康复,如今已成为谷城县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 “医者仁心” 的传承力量。
2019年,受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襄州区人民医院)邀请及考虑到家庭因素,胡秀全从谷城来到该院,牵头组建肾病内分泌科。

胡主任手术。 通讯员 供图
彼时的困境显而易见:与市中心医院仅8分钟车程,患者分流压力巨大;原有科室因亚专业缺失、核心技术薄弱,几乎门可罗雀。
“患者不用跑远路,在本地就能看好病,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他带领团队从 “补短板” 入手,将肾脏穿刺活检技术全面普及。如今,科室穿刺活检量稳居襄阳市第二,仅次于中心医院,成为区域肾病病理诊断的 “主力军”。
针对尿毒症患者 “透析通路就是生命线” 的需求,科室专攻血管通路亚专业,练就了一身 “化腐朽为神奇” 的硬功夫。去年,一名被中心医院拒收的尿毒症患者辗转而来,其上下肢血管严重狭窄,股静脉也存在病变,常规通路根本无法建立。
“下肢血管粗,手术成活率高,就从这里突破!” 团队大胆决策,为患者实施下肢人工血管内瘘手术 —— 这项被业内称为 “肾科手术天花板” 的操作,因位置深、难度大,且医保人工血管成本低、技术要求高,襄阳多家医院已相继停开展。最终,团队在患者股浅动脉和大隐静脉间成功搭建起 “生命通道”,让患者得以正常透析。如今,从常规内瘘吻合到复杂人工血管植入,科室的血管通路技术已成为区域标杆,为无数透析患者守住了生命的希望。
精准诊疗,破解疑难杂症困局
11月6日,当记者走进该院肾病内分泌科病房,杨女士讲起了其就诊经历。她坦言,其就诊来这里起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杨女士,52岁。此前,她因反复发烧、肾功能异常,先后4次在本地医院、武汉医院住院,却始终未能明确诊断。彼时,她在等待北京协和医院挂号的间隙来院求诊。
接诊后,团队发现患者病情复杂,常规检查如同 “雾里看花”。
“做肾穿刺活检,才能找到病根!” 胡秀全与团队分析患者病情后,决定实施穿刺检测。
结果一出,所有人都找到了答案 —— 罕见的 TTP(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种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医护人员安慰鼓励患者。 通讯员 供图
明确诊断后,团队立即制定规范治疗方案,困扰患者许久的发烧症状很快得到控制,肾功能也逐步恢复。即便后续因患者依从性问题,出现血栓、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团队也总能及时调整方案,让病情稳稳受控。
“要是没这次穿刺,我可能还在四处奔波,甚至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杨女士说,这次就诊经历后,她逢人便夸赞肾病内分泌科的 “火眼金睛”。
在肾内科,这样的 “破冰” 案例还有很多。
80多岁的尿毒症患者,因严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全身瘙痒得整夜难眠,骨骼钙化导致连走路都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均因 “高龄、基础病多” 被拒收。
对此,肾病内分泌科团队没有退缩,联合普外科制定周密方案,成功为老人切除病变甲状旁腺。术后第二天,老人就拉着护士的手说:“不痒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如今,科室已成功为七八名此类高危患者实施手术。
采访中,诸多患者“现身说法”,纷纷为科室点赞。
患者周先生的血管狭窄如 “头发丝”,人工血管通路突然流量不足,穿刺回血困难,止血更是费劲。
该团队通过超声精准定位,先以高压球囊撑开狭窄处,再植入支架稳固血管,彻底解决了反复狭窄的难题。
“以前总担心通路出问题,现在再也不用跑外地折腾了!”周先生说,让他尤为佩服的是,科室还接诊了一名93岁高龄的老人,其靠半永久导管平稳透析一年多。
据介绍,该科室的接诊范围覆盖襄阳各县市区及周边地区,成为了诸多患者口中最可靠的 “诊疗港湾”。
人文铸魂,初心为炬照亮患者康复路
“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永远高于我们医护人员的荣誉和利益。” 这也是胡秀全对团队常说的一句话。
在胡秀全看来,医术是治病的利器,而人文关怀才是医疗的灵魂。
查房时,该团队从不 “一刀切” 推荐治疗方案,而是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健康获益,量身定制最适合的选择。
“替尔普肽虽然医院没引进,但对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既能减肥又能护肾,我们会把这些信息告诉患者,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胡秀全说,“即便面临医保控费压力,只要能看好病,哪怕医院亏也没关系。”
人才培养上,科室始终秉持 “严谨传承、精益求精” 的理念。
科室还有条铁打不动的规定:每周四要进行内部学习,胡秀全为“主讲”,医护人员则轮流当“讲师”,通过分享疑难危重患者的治疗心得、新的诊疗规范及专科最前沿的科研文献,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目前,科室拥有一支由8名医生、24名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并正加速引进高层次人才,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服务能力。胡秀全介绍,科室还坚持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为科室注入“新血液”。

胡主任教学查房。 通讯员 供图
如今,科室副主任赴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深造14个月,专攻血管通路和腹膜透析;李医生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进修,深耕透析专业……7 名医师扛起 54 张床位、门诊及血透室的繁重工作,即便再忙再累,也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
硬件与信息化建设,同样围绕患者需求不断升级。透析室里,全世界顶尖的劳尔热处理水机,为透析用水筑起最高标准的安全防线;40台透析机、55个机位,单日可容纳120名患者透析,不用再排长队等候;今年初上线的血液净化管理系统,实现诊疗数据一键上传、无纸化办公,既能实时监控透析质量,数据还能直接对接国家平台,让患者透析更安心。“我在谷城搞了20多年透析,一直盼着能有这样的系统,没想到在这里实现了。” 科室负责人的感慨,满是对医院支持、团队努力的欣慰。

该院透析室。 通讯员 供图
从 2019年组建时的 “一穷二白”,到如今透析患者160余人、年透析人次超2.6万,患者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 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用短短6年,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蜕变。
2023年,肾病内分泌科荣获湖北省卫健委授予“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医院“优秀科室”。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耕技术、培育人才、优化服务,让更多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 胡秀全说,守肾护康之路,虽任重道远,但这支有技术、有温度、有初心的团队,必将步履不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