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谷城最新消息

谷城巡警李丛国自创“六步延时”法 提升调纠工作效率

发布时间:2018-09-21 16:38:24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讯   通讯员 谷公宣、王祖军

  一个城市警情量的多少是治安好坏的晴雨表,而纠纷案件又占据警情总量的30%以上,如果把大量的矛盾纠纷消化在接处警工作环节,提高纠纷现场调解率,那就可以极大提升警务效能,切实为基层社区民警减负,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减少群众纠纷化解、诉讼成本。

  二十年坚守巡逻一线

  在湖北省谷城县,就有这样的一位巡警,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接处警第一现场他有自己的一套调解方法,通过延时工作法,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无论自己多苦多累总无厌言。他,就是城关派出所巡警中队巡逻民警李丛国。

  已入不或之年的李丛国,现任谷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巡警中队指导员,因个性随和、开朗、正直善良,一脸的正气,所以很多青年民警和一些熟悉的群众都把他当作大哥看待,亲切的称他为“国哥”。

  1991年李丛国从部队转业后,被安置在谷城县公安局工作,1996年调入该局巡警大队工作,因热爱与坚守,这一干就是近20余年;后因机构改革,撤销巡警大队编制,合并至城关派出所,改由派出所内设的巡警中队,但他依然坚守在巡逻防控第一线,20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这个岗位半步,在这个艰苦、富有挑战性的一线执法岗位上,他乐此不疲。

  独创“六步延时”工作法

  二十年的一线执法过程中,他始终如一地严格规范接处警、巡逻防控,对每起警情,在完成现场调查走访、勘查、搜集固定证据、嫌疑人控制等相关工作后,他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每起案件纠纷进行现场评估,对有调解可能或有调解条件的案件纠纷,深入与案件纠纷当事人进行沟通、宣讲法法律政策、核算诉讼成本等,教育引导当事人权衡利弊,最终作出让双方当事人均满意的决定,让每起有调解条件的案件纠纷划上圆满的句号,久而久之,这套他在执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由现场评估、深入沟通、法律宣讲、成本核算、利弊权衡、圆满调解六个步骤的工作方法,由于紧贴实战、效果突出,受到调解当事人双方的高度肯定,也因此被领导和同事们誉为“国哥”六步延时工作法。

  今年9月5日晚7时许,谷城县城关美宁公司两名员工因锁事发生纠纷,当班的李丛国等人接到警情指令后,第一时间迅速到达现场,经现场询问,双方因办公桌摆放问题发生纠纷,进而发生争吵,虽然无人员受伤,但是双方情绪剧烈、针锋相对,经进一步了解,双方之前就有矛盾,已经几次发生口角争执了,为防止发生次生案件,在现场处置完毕后,李丛国召集公司管理人员、双方当事人坐下来,通过圆桌会议,详细宣讲当前的扫黑除恶法律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双方理性对待已发生的矛盾,不要采取过激行为,经过半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双方均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经协调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用担当为社会安全托底

  在接处警工作中,规范处置完每起警情后,看似一个简单的工作延续,却是一个民警在为社会安全托底,是一种责任、担当的升华,展现的是完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当问及他工作中为何总能做到这样,他的回答朴素而真挚,通过后续延时跟进处理,首先是能够有效防范次生案件发生,最大限度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是可以有效减少群众的时间成本,减少群众不必要的为案件纠纷来回奔波,第三是提高案件纠纷化解率,可有效减轻工作负担,提升警务效能,让基层社区民警从繁锁的纠纷调解中解脱出来,去做实其他社区警务工作。看似简单的三个理由,每个理由都散发着他人性的光芒,是他一心为民、敢担当、有责任的最美注脚。

  9月20日下午2时许,正在值班的他接到群众报警,城关粉水路一家俱店内发生纠纷,到达现场后,经询问了解,顾客在家俱店下楼梯时不慎踩空摔跤,因赔偿问题双方闹的不可开交,他调查清楚后,因属纯民事纠纷案件,但如不及时化解,可能引起新的案件纠纷,他立即组织双方冷静坐下来协商,经过2个多小时耐心劝导,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促成双方合解。

  类似的案例每天都会在他身上上演,他都会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综合旋策,游刃有余地去化解,这些看似简单的“活”,确需要过硬的法律素养才能去完成,这些源于他长期勤学苦干,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他独特的现场调解技巧与艺术。

  20多年来,他通过“六步延时”工作法成功调解各类案件纠纷3300多起,达城区总接警量10%以上,其中重大疑难纠纷400余起,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防范矛盾升级、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作者:  编辑:白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