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播报

京山市孙桥镇爱心人士助双胞胎学子圆求学梦

发布时间:2018-10-11 11:09:56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唐仁珍)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桥镇五泉庙村支部书记熊景平听村卫生室的医生说,原五泉庙村村民吴斌二十年前从村里搬走后,现在住在陈集街上,吴斌的老婆因患病不能劳动,全靠他一人打零工供一对双胞胎女儿上学,家庭异常困难。

  熊景平立刻将这事汇报给余家河水库管理处派往该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廖可华,两人一起去陈集街上寻找吴斌。

  他们根据街坊们提供的地址,找了好几遍也找不到吴斌家,后来在一位热心老人的带领下,在一条老旧的巷子里终于找到了。

  眼前的吴斌40多岁,瘦小而单薄,在这个全民养身、大多数人都在追瘦减肥的年代,吴斌却因为过度操劳加上营养不良而未老先衰,满脸的沧桑诉说着岁月的艰难困苦。

  屋子里更是家徒四壁,除了满墙壁糊着的两个孩子的奖状,就是一张凉椅稍微值钱一点,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窗户是八十年代木方穿钢筋的老样式,二三十年前绿漆刷的卫生墙已经斑驳,东一块西一块掉落的石灰犹如打着补丁。

  吴斌说,20多年前从五泉庙村搬走后,就一直辗转打零工维持生计,省吃俭用买下原陈集农具厂的两间旧宿舍作为栖身之所。后来妻子患精神四级残疾,不能劳动,治病还花了不少钱,2个女儿日益长大,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吴斌为照顾妻子,就在附近一家小厂上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月工资2000元,无论怎样节省开支,供两个孩子读书还是捉襟见肘。

  当熊景平问他为什么不找村里或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时,这个倔强的男人竟然说:这么多年他从未向任何部门求助过,自己户口虽然在五泉庙村,但已经从村里搬走多年,无房无地,怎么好意思回去找村里的麻烦?自己现在还能动,供俩孩子是有些为难,往前挪一天是一天吧。他只是担心,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他怕自己的身体撑不到双胞胎读完大学的那一天,随时会倒下,那样,两个女儿就被他埋没了,上大学只怕是场梦......这个卑微而坚韧的汉子说到伤心处,心中悲戚,几乎就要掉下泪来。

  熊景平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憾,这个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的家庭被社会给遗忘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当村支部书记7年,村里还有这样贫困的家庭,而自己和村两委却浑然不知。

  熊景平和廖可华马不停蹄的回到村部,开始研究帮扶吴斌一家的对策。经过村两委和工作组及孙桥镇扶贫办的不懈努力,吴斌的贫困户申报顺利过关,低保也随后申办成功。但政策扶贫的帮扶能力是限的,这点资助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今年夏天,喜报传来,吴斌的双胞胎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双双被京山一中录取。喜忧参半,吴斌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熊景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双胞胎的求学生涯将漫长而艰辛,她们的高中学费、大学生活怎么办?还有吴斌那摇摇欲坠的身体,对于孩子们前途命运的担心,这一切都让熊景平忧思如焚,自己这个支部书记有失职,以前对这家人的漠不关心差点酿成悲剧,好在两个孩子没有辍学,好在吴斌还在咬牙坚持。作为一村的父母官,自己今后一定要补偿给他们,不管下一届还能不能连任支部书记,同为一个村的乡亲,熊景平也绝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半夜了,熊景平发了个微信朋友圈,把吴斌一家的窘况和自己亲眼所见及内心的自责、内疚、担忧等复杂情绪如实倾诉出来,不到一个小时,第一笔2000元的捐款转入了熊景平的微信账户,对方是本地一名成功人士,心心念念家乡父老的疾苦,自愿匿名资助,帮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并承诺永远不留名,爱心奉献至两个孩子大学毕业。

  此举令熊景平无比的感动,他马上将故事原样搬上了自己的同学群,马上又有两名同学积极响应,并及时打来了善款。熊景平更有信心了,他尊重大家的意愿,不向外界公开几位爱心人士的姓名,熊景平自己也捐了一笔钱,小心保管了起来。

  最近,熊景平已经联系了双胞胎的班主任,希望老师和京山一中的领导在维护两个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参与监管这笔助学基金,合理分配她们的日常开支,直到高中毕业。

  熊景平说,为了这个家庭和勤奋上进的孩子,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联系京山义工联,把孩子们的信息搬上救助平台,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对接,让她们的助学计划更有保障、更长远。

(作者:  编辑:卢静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