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滚动播报

荆门东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金丝草“编”出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8-11-02 17:51:32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刘洋)深秋时节,正值金丝草收割。10月28日,记者来到荆门市东宝区马河镇铁坪村,只见潘晓冬金丝草种植基地,呈现着一派繁忙景象,人们忙着收割、晾晒、捆绑……

  金丝草,常被叫作“扫帚秧“,长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因为软度适中、清理干净的特点,用它扎成的扫帚颇受欢迎。

  潘晓冬出生于1985年,因为先天性视力弱视,换了两侧的眼角膜视力依然低于正常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青年,用毫不起眼的金丝草“编“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记者来到铁坪村时,潘晓冬正在晾晒金丝草。谈及自己的脱贫经历,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早些年时,潘晓冬在外面当厨师,后来承包食堂,渐渐认识了很多人。一个偶然机会,听别人说种“扫帚秧”效益不错,加上爷爷有编扫帚的经验,他便想转行。

  2010年,潘晓冬回到老家,让爷爷传授种植金丝草和加工扫帚的工艺。

  2013年,他在村民手里流转70亩土地,从渐江省龙游县引进金丝草种籽,开始规模化种植。

  “当年,用收获的金丝草扎出了7万把扫帚,平均每把成交价格在四五元。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潘晓冬一脸憨笑地说。

  看到效益好,第二年,潘晓冬便成立了保洁用品厂,并流转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2016年,潘晓冬开始在马河镇铁坪村进行规模化种植。当时,他流转了铁坪村400亩地。2016年,金丝草丰收时,一亩地所产金丝草可扎扫帚1700把。随后,他又继续扩大规模。2018年,他已有17亩育苗基地和500亩种植基地。

  基地的加工厂房里,堆了满满的原材料和成品。记者看到,三五个工人正聚在一起认真扎着扫帚。

  69岁的大爷曹帮发介绍,现在他的土地流转给了潘晓冬的金丝草种植基地,闲暇时便来帮着扎扫帚,挣点生活费。“扎好一把扫帚,我能得五角,遇到活多的时候,我一天能扎近百把扫帚。“

  虽然销量很好,但潘晓冬并不满意,他期望继续做大做强金丝草产业,后期计划在两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至2000亩,争取把产业做出特色。

(作者:  编辑:卢静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