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图说高新

襄阳高新区培育科技新动能新产业 大批科技创新项目结出硕果

发布时间:2018-08-10 16:01:08来源:襄阳日报

  

  通讯员 李俊 辜昌玉 肖阳 全媒体记者 熊丹青 朱科 实习生 李佩祎

  7月18日,由全通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东风股份新能源事业部共同开发、研制的新能源物流车EV350发布。这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试点”花落高新区后,当地发布的又一款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大数据、生物技术……今年以来,在高新区的大力培育下,大批科技创新项目结出硕果,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建平台,尖端科技汇聚“一城”

  新能源汽车配件、航空航天座椅、人体器官模型……走进位于襄阳科技城的华中3D打印快速智造创新中心,大大小小的3D打印机各司其职,快速打印出一件件精美的产品。该中心整合了我市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产业的资源优势,旨在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在襄阳的发展与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入驻襄阳科技城的,还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襄阳分中心。该中心以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为依托,打造出一个“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自揭牌运营以来,已采集各类产业、行业和企业科技需求信息100余项,向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及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筛选推送30项,协议引进知名专家18人。

  无人机、生物技术、3D打印……襄阳科技城内的每一个项目都在抢占着科技创新的先机。作为高新区“一区一城三园”布局中的“一城”,襄阳科技城承接高新区乃至襄阳市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加速等重要职能,是高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我们采取政策引才、产业链引才、对外合作引才、驻外设站引才等措施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同时坚持推进项目入驻和招才引智并重,效果显著。”襄阳高新区科技城管理办公室主任何雁男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襄阳科技城已吸纳高端人才团队17个,引进科技项目(平台)17个,提供有效信息25个;完成项目合同投资额1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2亿元,其中引进投资额过5亿元工业项目1个。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3家,发明专利申报51件,科技成果转化2项,新增规上服务业2家,规上服务业营收2000万元。

  育主体,“双创”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6月,普创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安式软件有限公司,喜获高新区科创天使基金2018年第一批共计1300万元的投资。

  “高新区科创天使基金设立以来,首批投资就达1300万元,力度之大可见一斑。”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刘文恩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高新区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双创”势头迅猛,结出累累硕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高新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4家,其中新认定40家,完成全年申报任务数的58%;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25项,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12.8亿元,上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1%、69%;新增入孵企业104家,完成全年任务的52%。各项科技工作指标均实现“双过半”。

  与此同时,高新区加强创新载体搭建,促进“双创”工作提档升级。新申报了5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及1家市级孵化器。针对高校科研力量、学生创业群体活跃的优势和大城市众创空间运作相对成熟的情况,开展企业培训、技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组织区内219家企业报名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收集优质企业项目,打造襄阳科技创业知名品牌。推荐60多个“双创”项目参加“2018知识产权·襄阳卧龙汇”科技创业路演活动。

  在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方面,上半年,高新区共组织8家企业申报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家企业通过国家管理规范认证。上半年,该区授权发明专利达到73件,居全市第一。

  引人才,优化环境打造“暖窝”

  连日来,高新区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赶在秋季入学招生工作开始前,对适龄少年儿童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以便就近提供优质公办学校,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

  “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蔡伟告诉记者,高新区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手抓“双高”人才引进培育,一手抓人才发展环境营造,补齐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短板,疏通企业“用工难”的堵点,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难点,精准发力,靶向引才,借智发展。

  探索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制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服务企业用工十条办法》。区财政预算人才专项经费5000万元,今后将逐年递增。每年统筹安排人才培养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技能强区战略。冠名赞助“湖北省2018年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吹响技能人才集结号。探索实施“高新区淡旺季企业用工岗位调剂计划”,让人才在区内企业中流动起来。同时,加大对“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的宣传申报力度,上半年高新区申报“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入选项目17个、“隆中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入选项目4个,目前进入公示阶段。

  在招才引智方面,党工委大员上阵,组团赴外招才引智。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新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7个、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3000多名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7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400多人。

  “为了留住人才、服务好人才,我们长期致力于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蔡伟告诉记者,高新区积极打造人才“暖窝”,依托“一区、一城、一市、一中心”(襄阳自贸片区、襄阳科技城、人才超市、创业中心)人才工作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组织开展自贸片区大讲堂、“隆中对”创业辅导门诊等专项活动,共为2000多家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财税代理、人才招培、管理咨询、融资对接等服务。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权力做“减法”,审批全面提速;监管做“加法”,转变服务方式;服务做“乘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主体解压松绑,加快形成企业和人才集聚效应。上半年,入驻高新区(襄阳自贸片区)的企业和各类人才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短评:

  用科技创新激发前行动力

  熊丹青 朱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新区的大力培育下,大批科技创新项目结出了硕果。

  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只有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才能激发出不断前行的动力。要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多用脑子、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只有这样,全市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张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