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晓刚、肖清心)把肝脏健康的部分“养大”,把肿瘤部位“缩小”后再切除,8月12日,笔者从襄阳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多部门“协同作战”,为一位肝癌患者切除了肿瘤。
68岁的姚大爷身患乙肝多年,今年5月体检时发现肝脏有一约7cmx6cm大小肿瘤。姚大爷得知病情后,迫切得想要切除肿瘤,他便慕名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向普外科主任廖晓锋教授求助。
手术治疗肝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治疗策略。但大范围肝切除术后,最大的风险就是肝功能衰竭,这主要是由于手术时肝脏质量或储备功能较差以及剩余正常肝脏体积不足导致。
通过问诊及检查,廖晓锋了解到,肿瘤位于姚大爷右肝血管主干的分叉处,虽然直径不是很大,但肿瘤长的位置却很特殊,且姚大爷的右肝约占全肝体积的65%,如果切除65%的肝脏,则术后残留的正常肝脏体积太小,可能会导致出现肝功能衰竭。
但姚大爷手术愿望强烈,迫切要求手术治疗。廖晓锋分析其病情复杂,决定启用多学科联合诊治。姚大爷住院后,普外科II病区即启动了肝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程序,召集了包含普外科II病区、影像科、介入科、肿瘤科、肝病科的多学科诊疗团队。诊疗团队经过协商,为姚大爷制定了先将欲保留的正常肝脏“养大”,再切除肿瘤侧肝脏的治疗策略。
今年5-6月,姚大爷先后分在介入科接受了两次TACE治疗,即阻断肿瘤生长的动脉血供,抑制肿瘤生长,甚至引起肿瘤细胞完全坏死;并同时于5月份接受PVE治疗:阻断右侧肝脏的门静脉血供,让患侧肝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那么,营养和血供都可以向好的肝脏进行供应,欲保留的健康肝脏就会逐渐代偿性增大。
在“养肝”治疗两月后,姚大爷的肿瘤最大直径由7cm缩小到5cm,健康部分肝脏体积占比由35%增大到50%。近日,在普外科II病区、麻醉科及手术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姚大爷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7天就可出院。
据介绍,肝癌的治疗模式目前已由单学科诊治的“单打独斗”时代发展到目前的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协同作战”时代。襄阳市中心医院建立有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制度,是国家授予的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建设优秀医院。廖晓锋教授表示,像姚大爷这样的肿瘤,以往外科医生只能望“瘤”兴叹,但现在经过不同学科的治疗,能成功解决这部分患者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