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市场“痛点”为创业“支点” 变人才“飞地”为创新“高地”
襄阳日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 通讯员李俊 辜昌玉)2018年,高新区申报的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试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双创”载体成功获批,使得该区拥有“国牌”的数量达到33个。1月28日,高新区2019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公布去年的“双创”成绩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高新区必须坚持‘又高又新’,化市场‘痛点’为创业‘支点’,变人才‘飞地’为创新‘高地’,全力打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环境,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高新区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体系,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创新主体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底气更强、信心更足了。
位于高新区的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顺应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全力打造高新区“双创”载体新高地。2018年,该园区服务企业超百家,在驻企业营业收入达3.6亿元,培育出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
“我们园区选择的孵化对象都是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导向,能够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的人才和项目。”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负责人徐凯告诉记者,园区内来自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型,规模不大、人员不多,但是都能够化市场“痛点”为创业“支点”,创新创业的实力强、成长空间巨大,与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匹配度高,可以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减量化增长方面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加快推动创新和创业工作,能够极大地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在高新区2019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2019年,高新区将紧跟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高端人才团队;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成果转化大工程;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确保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数量不断增长。
2019年,高新区还将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留学人员等回流,投身创新创业,不断夯实“双创”载体,集聚创新资源,进一步释放“众创”活力,切实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争当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