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襄阳晚报讯 通讯员胡波张芳全媒体记者徐勇
今年是归山陵公墓响应我市打赢大气防治攻坚战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号召,推行“全面禁烧,无烟祭扫”的第一年。
不能在墓区烧香烧纸了,扫墓时该做些什么?面对一些市民存在的疑惑,市殡仪馆于3月23日、24日在归山陵公墓举办了大型宣传活动,提倡文明祭扫。
在活动现场,记者请市殡仪馆副馆长、全国殡葬技能大师刘琳为市民科普关于清明祭祀的民俗。
烧纸不是扫墓必需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扫墓时烧纸是一项沿袭了千年的习俗,不烧纸就是不尊重传统。
事实如此吗?刘琳说,并非如此。《礼记》中记载,孔子年少时就死了父亲,常年只在家中祭祀,孔子长大之后才将父母合葬。
真正以法令的形式对扫墓进行认可是在唐代。《唐书》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可见,在唐代之前,扫墓并非正式的礼。
所以说,古人祭祀分两种,不上坟的祭祀称为“庙祭”或“家祭”,在远离坟墓的祖庙或家里进行;上坟的祭祀称为“墓祭”,就是亲自到坟墓所在的位置进行祭祀。
再说烧纸。在唐代之前,民间也有烧钱祭亡的习俗,但因寒食禁火,不能烧纸钱,于是人们将纸钱压在墓上或挂在树上。
这一点在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也有记载:“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后来,寒食禁火的习俗慢慢消失了,扫墓烧纸才又开始流行起来。
古人过清明也很“低碳”
“扫墓,顾名思义就是以扫为主,自古就是如此。”刘琳说。《清通礼》是乾隆年间编撰的一部记载礼仪的典籍,书中有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不难看出,那时对扫墓的要求是,准备好修剪草木的器具,剪除墓周围的杂草,将墓清扫一番,最后才摆上祭品进行祭拜。
刘琳告诉记者,古人过清明还有一些在今天看来也能称得上“文艺清新”的习俗,比如“插柳”。
柳,自古就是寓意依依惜别之物,所以《诗经·小雅·采薇》里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清明正是柳条发芽的时节,古人就有了“折柳赠别”的风俗。
而“坟前插柳”还有个和襄阳有关的传说。相传宋代大词人柳永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直仕途不顺,最后于襄阳贫困而亡。连他的墓葬费用也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而且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会到他坟前插柳,所以就有了坟前插柳用于纪念的习俗。
另外,古人还喜欢清明时放风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因为清明时节多悲伤之气,所以古人会把自己身上的疾病或者不顺之事写在风筝上,希望随着风筝高飞,带走这些烦恼。
祭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走心
不得不说,相比于古人,现代的一些祭祀方式有些变了味儿。
在市区每一家公墓附近,都有一些销售香表火纸的小贩。每到清明,生意就非常火爆。
在给先人“烧钱”这件事上,有些市民特别舍得下本,生怕买少了祖先不保佑自己。“今天给您老人家多烧点钱,您也要保佑我来年平平安安,财源广进。”这种悼词并不新鲜,更有甚者,有些人还把香表火纸升级为冰箱、彩电、美女、别墅。在这些人身上,祭奠先人变成一种心理上的利益交换。
刘琳告诉记者,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讲究的是“慎终追远”。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再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有了这些思考,就能明事理、知是非、少犯错。
这样追念先贤、谨慎从事的子孙,自然能被祖先“庇佑”,否则烧再多的纸,也只不过是一种迷信罢了。
刘琳呼吁广大市民在祭祀时不必拘泥于形式,认为更重要的是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