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中国梦梦想进行时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陈卫林:智能制造应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17-04-28 19:48:40来源:中国经济网进入电子报

中国经济网芜湖4月28日讯(记者 佟明彪)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芜湖市技术状元、芜湖市首席技师……这些是国营芜湖机械厂首席技师在其20年职业生涯里获得的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平时在专业上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学习、钻研,和同事多一点交流,也有很多是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而这也正是陈卫林所理解的“工匠精神”。

多学习、多实践 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陈卫林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他1995年上了安徽省芜湖市仪表厂技校学习,1997年参加工作,最开始是在厂里的普通车工岗位,最脏最累,当时就想着扎根工厂,同时也感觉到自身理论知识的缺乏,于是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在夜大学习,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从大专到本科的学习。

而对于陈卫林来说,学习一直贯穿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记得厂里第一台数控设备是从美国引进的,说明书都是英文的,而我的英语水平并不高,为了学好数控设备的使用,每天对着英汉字典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当时设备的到厂培训只有一个星期,之后专家就走了,好多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的规程都需要自己摸索,多实践、多练习,对工作达到达到心中有数。”

多学习、多实践,也正是陈卫林获得多项荣誉的“秘籍”,“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经验积累,想取得一定的成绩绝不是一日之功,也没有捷径可走。” 陈卫林说。

陈卫林大师工作室成员。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小螺栓”考验 “大工匠”

“这是2006年的一个螺栓加工任务,”陈卫林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讲述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工作经历,“这批螺栓看似普通,但属于核心部件之一,当时国内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每个价格是3万元,完成这个任务一共需要花费300多万元,而且由于产量不足,人家也不卖给我们。于是我们试制攻关团队主动承揽这个任务,我们从原装备上拆下螺栓,照着做出来之后进行比对,不断改进加工过程,经过2个月,100多道加工工序,又通过反复试验,不仅成功制造出了这个螺栓,同时还提高了其结构设计的水平,而且外厂还到我们这来学习了。”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像这样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攻关,进而实现创新和提升的例子在陈卫林和他的团队身上还有很多,也许正是这一次次的“小螺栓”考验,才成就了一个个的“大工匠”。

陈卫林与同事探讨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时代仍不可或缺

“我认为‘工匠精神’最基本的还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个人要在自己的专业上要出类拔萃、技术过硬。对于机加而言,我们首先要把控好质量,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做好工作。”陈卫林如是说。

如今智能制造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工被机器取代,那么“工匠精神”是不是不再重要?在陈卫林看来,智能制造解决的是大批量生产的效率问题,但在高精度的工作中,还是要依靠匠人和“工匠精神”做前期的探索,将这些技术固化之后才能通过智能制造的手段实现批量生产。“匠人的技能和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制造就是让机器变成匠人。智能制造应该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

陈卫林还说到,“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的时代不仅不可或缺,还需要代代相传。他自己之所以能在一个工作上坚持二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为手艺人的父亲传授给自己的认真、执着的“工匠精神”,而如今已经能够有十几个徒弟的陈卫林,也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教给了他们这种“工匠精神”,“我深信:言传还要身教,身教大于言传。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尽管我与‘大国工匠’的差距还很大,但我和我的徒弟将在这条路上永不止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