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依 编辑 陈柯言
荆楚网消息(记者冯梓晔)随着里约奥运会体操项目最后一场决赛落幕,中国体操“梦之队”最终以两枚铜牌收官。面对这个结果,所有人都在疑惑:曾在奥运会上共获得26枚金牌的中国体操队到底怎么了?
8月18日,记者走进“中国体操之乡”——仙桃,企图通过探访这座孕育了4位世界体操冠军的内陆小城,还原中国体操在基层的发展现状,窥探中国体操成绩断崖式下滑的原因。
在仙桃李小双体操学校,记者见到了奥运冠军杨威的启蒙教练彭友平。“不容易!”对于有着30多年体育工作经历的体操高级教练彭友平来说,仙桃现在的体操工作开展的非常艰难。
资料图片
“好苗子”难招 体操观念难改
“在大众的固有思维里,体操是精英项目,非常难,非常累,易受伤。在这种形象下,基层的体操学校很难招到好生源。”彭友平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体操热席卷全国。当时李小双体操学校共有2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住读生。2010年后,体操学校生源迅速下降,住读生每年基本维持在60个。而这些学生中,仅一成有希望被送到省队。
“政府的支持与家长的理解这两点很重要。后备人才不足是中国体操的老问题,而体操近些年被贴上的‘受苦’、‘伤病’等负面标签,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要么是选到好苗子家长不愿意,要么是送过来的身体条件不好。”彭友平坦言,近几年去各个幼儿园选苗子时,从学生到老师都并不配合,工作很难开展。
仙桃体操,也是中国体操在基层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只有7000多名中国孩子在体操学校中进行业余训练。人口总数仅占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参加各级体操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就达15万。
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现在体操前面加上了“快乐”二字。“在国外,这可能被认为是画蛇添足,但在中国,如果再不提‘快乐体操’这个概念,以后人们听到体操二字就会扭头走人。”仙桃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爱国表示,推广快乐体操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是让青少年体操普及率达到40%。
“未来,我们希望能将体操项目推广进校园,成为基础课程。这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也有助于孩子克服困难,形成健全人格。”李小双体操学校校长杨锐建议,中国体操亟需普及化,孩子们对体操更多的应是单纯的热爱,而不仅仅是对金牌的梦想。
李小双体操学校大门。记者冯梓晔 摄
中国体操“老一套”已经不再是主流
身材瘦小,上身稍粗,下肢较细。这是彭友平“选苗子”时的几个标准。但在这次“里约之殇”后,这些选材标准或许将被改变。
“从本次奥运会上动作的完成分情况看,或许我们对完成分的理解已经落伍了。”彭友平观察,世界女子体操的审美开始注重身材上力与美的结合,而我们的专业运动员,还停留在利用控制体重与身高保持身体灵巧的阶段。
除了审美标准的落后,我们的训练方式与国际主流相比也出现了偏差。“在规则上,以前特别注意的细节,比如转体、双脚并拢这些,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
“中国体操是时候开始改变了。”彭友平说。
(作者: 编辑:王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