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工匠精神”看湖北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工匠精神”看湖北]他调音的编钟,国家领导人亲手敲过
发布时间:2016-04-28 22:39:57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劳动创造文明、推动进步,劳动筑起通向梦想的坚实阶梯。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湖北时政带您走近我省一线的劳动者,去了解他们的独门绝技,去分享他们劳动时的快乐……

 

  【人物名片】

  刘佑年,59岁,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

  编钟,中华之国宝。

  给编钟调音,刘佑年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他打磨了上千个编钟,往往因为一瞬一秒的误差,他要做上万次的测音。把音准从95%努力提高到99%,他这半辈子,就做这一件事。

  一口编钟最多时要穿9件“衣服”

  26日,经多方打听、联系,记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将军路万家墩一个杂乱的菜园子旁,找到了他的“编钟王国”:一栋五十年代的旧楼,一个破旧嘈杂的厂房,28人组成的工作团队,出品世界一流编钟。

  踏着瓷砖断裂的台阶,穿过昏黑的走廊,记者走进刘佑年的办公室。他瘦高个、头发花白、衣着素净,正在用木槌测试编钟。浑厚悠扬的乐声,回荡在狭窄而简陋的空间里。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编钟这种令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外国人十分羡慕,多次来汉求教,我们国人更要珍惜、要发扬光大。”刘佑年师指着室内陈设的一座座复制的编钟,悉心讲解中华编钟的辉煌史: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有过铸钟的历史,但他们的钟口都是圆形,圆形钟无论怎样敲,都是一个基音。而中国的合瓦形编钟,可产生“双音区”,构成“共振腔”,让乐声余音绕梁。

  穿了9层“衣服“的模具,准备送入炉中焙烧。

  铸造一口编钟,要经过20多道工序:蜡模、制范、脱蜡、焙烧、浇筑、清砂……最后一步才是调音。焙烧前,一口编钟多则穿9件“衣服”,少则7件“衣服”,然后再一层层“脱掉”。每道工序,都必须手工打造,温度、湿度、精度都要精准控制。

  多磨零点几毫米,就会前功尽弃

  编钟调音就是用砂轮机磨掉钟体内壁多余的材料,把好听的乐音磨出来。核心工艺是打磨。

  “改变钟体内腔的形,得到最美的音。”刘佑年解释,钟体内腔必须手动打磨,稍微有一点偏差,编钟音准、音色、音强、延时等多个技术指标不可能达标。而且,打磨是不可逆的过程,磨掉的铜屑不能还原。一旦出错,没有纠正的机会,多磨了十几秒钟、零点几毫米的壁厚,前面所有劳作的工序,都将化为乌有。

  每个钟体轻则两三公斤,重则几百公斤,打磨过程中,先要调整好钟体姿态,找准角度。操作车间里,砂轮机摩擦钟体的声音震耳欲聋,铜粉四处飞散。“走出车间,人的眼圈都是绿色的。铜粉粘在身上,奇痒无比,和汗水混合,皮肤上就长满红疙瘩。”刘佑年说,很多人吃不了苦,中途放弃了。

  “调音,不仅是音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乐音、音强、余音、音位、音元这五大要素。”刘佑年说:“每次调音,越接近音质标准,我的心越颤抖:还不要再磨薄一点?会不会磨多了?我的手也会颤抖起来。”

  30年的坚守,让刘佑年拥有“金耳朵”,形成了“音反射”:声音一出来,我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打磨哪里,什么角度打磨,打磨到什么程度。辨别音准,普通人能听出哆、来、咪,他能听出“哆”与“来”间的10%的音。

  好听的声音是磨出来的。

  丢了品质,等于失去了全部

  精湛的手艺,结出了令人惊叹的累累硕果:

  1996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在机械工艺所编录的编钟铸制专辑:《九州神韵》;

  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时,在世界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指挥下,刘佑年所率团队复制的“曾侯乙”编钟,奏响了“天.地 .人”乐章;

  1998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再度来汉,将张佑年所率团队研制编钟的工艺过程摄制编入了“十集编钟铸制专题篇”;

  2000年元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赴北京太庙,敲响了由刘佑年调音的中华和钟;

  20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青铜打击乐器国家标准由工信部正式发布。上面仅允许5个个人的署名,刘佑年的名字被排在了第一名。

  成品编钟。

  国家级重点项目“曾侯乙编钟”“中华和钟”的成功复、研制,代表着当今世界编钟复制、研制的最高水平,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生产的青铜器、精密铸件远销德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团队知名度的提升,订单纷至沓来。刘佑年说:“我一年最多做10套编钟,定量生产。价格虽略高于市场价,但还是有很多厂家指定要我们做,那就只能排队等候了。”

  曾有多位私企老板高薪“挖角”,刘佑年一一拒绝了,“我更愿意选择慢工出细活。为了金钱,丢了品质,对我而言,等于失去了全部。”

  眼下,刘佑年正在推动一个新项目:钟琴。“演奏者只要按动琴键就可以带动相应的击槌敲击编钟,弹奏出古代编钟的和谐乐音。”刘佑年说,希望通过推广这个项目,让昔日的宫廷音乐,走进寻常百姓家。

  同时,他还着手对编钟调音的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争取形成一套理论,回答“为什么要这样调”的问题,不能让手艺失传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