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跃森(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作为新年俗的一部分,“春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央视春晚因其特殊地位和影响,自然而然地成为每年春节期间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7年央视春晚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色,从民族艺术传统中汲取灵感,用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唱响了充满阳光的时代主旋律,也凸显出电视文艺在整合、创新方面的非凡实力,成为2017年新春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自觉追求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2017年央视春晚的第一个特色。
这种追求最集中地体现在以亲情为主题的语言类节目上面。亲情是中国文化之根,过年“过”的就是亲情。因此,春晚创作团队把亲情作为语言类节目的共同主题,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感情触动人们心灵中那个柔软的角落。小品《大城小爱》聚焦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赞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和美好情操。小品《老伴》以帮助失忆的老伴恢复记忆为线索,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流淌着家的温暖。小品《真情永驻》讲述一对离婚夫妻通过电视相亲节目复合的故事,深情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声《姥说》通过两个姥姥对外孙的不同态度,诉说了对亲情的眷恋和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这些节目在亲情中透露出社会生活变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在普通百姓的人生追求中寄寓了对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期盼。
自觉追求崇高、壮美的美学品格,是2017年央视春晚的第二个特色。
整台晚会格调昂扬、激情四射,充溢着引人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演出的歌曲《当那一天来临》,显示出伟岸、豪迈的阳刚气概。80位武术冠军倾情奉献的团体表演《中国骄傲》刚柔相济,于变化莫测中展现出中国武术的精髓。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11位航天员亲临现场,携手升起五星红旗,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成龙和两岸三地大学生共同演唱的歌曲《国家》荡气回肠,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此外,春晚创作团队还精心设置了一个“与英雄一起过年”的环节,把几位老红军请到现场。当董卿介绍到大年三十是105岁的老红军王定国的生日时,现场全体观众肃然起立,向这位老英雄献上美好的祝福。
自觉追求契合当代观众审美情趣的表达方式,是2017年央视春晚的第三个特色。
春晚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求表达方式创新的过程。2017年央视春晚更加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的结合,也更加积极地探索如何运用视听手段强化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开场歌舞《美丽中国年》、儿童歌舞《金鸡报晓》的内容取材于传统文化,但节奏和韵律富有现代感,对年轻观众极具吸引力。舞蹈《清风》中演员的表演与淡雅的荷花相映成趣,在静穆、悠远中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此外,自由的舞台空间、绚丽的360度LED屏都进一步放大了节目的中国符号,使人与环境浑然一体,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民族文化血脉的流动。
不过,2017年央视春晚最突出的亮点,还要说是大型实景演出与晚会现场的完美结合。东西南北四个分会场的巧妙设置,极大地拓展了晚会的空间和传播力。上海的“光舞台”、四川凉山的“火舞台”、广西桂林的“水舞台”、黑龙江哈尔滨的“冰舞台”,在构筑地域文化景观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新奇的视听体验。上海分会场的歌舞《梦想之城》流光溢彩,四川凉山分会场的舞蹈《火舞欢腾》矫若游龙,广西桂林分会场的歌舞《歌从漓江来》如梦似幻,哈尔滨分会场的舞蹈《冰雪梦飞扬》气韵灵动。它们共同以富有时代感的形式,呈现出当代中国人蓬勃的生命状态。
与往年相比,2017年央视春晚更尊重观众的意愿与期待,更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注重节目的品位与格调,在这个意义上,它所体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艺术理想,而且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主张。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9日 02版)
(作者: 编辑:高梦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