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9年春运:以爱之名 暖心归途

古代的“春运”啥样?这些古诗中藏着答案

发布时间:2019-01-20 11:36:17来源:荆楚网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为了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出门在外的诸位说什么都要赶回来。对现在的我们而言,合家团圆仅需一张春运车票便可得到,然而对于千百年前的古人来说,那便是翻不完的层峦叠嶂、熬不尽的日日夜夜、数不清的辗转奔波。

  殷立勤 摄

  有好奇的小伙伴就要问了,古人春运返乡到底怎么难了?不妨看看诗词典籍一探究竟↓

  在古代,首先想迈出这个门就是件难事。

  每逢出门,都要先进行占卜择日,以示吉凶,稍微讲究一点的还要焚香沐浴向天祈福。卜出吉就可以出行,卜出凶那就只能家里蹲了。

  《卫风·氓》:“卜尔卜笼,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及《小雅·扶杜》:“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盆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这些诗经里面就有详细的介绍,前者讲的是离家前的卜行,后者则是为在外的游子卜归期。

  等待日子敲定好,正美滋滋准备收拾行李踏上春运路,突然“咚咚咚”有人来敲门,一看原来都是本地的乡亲好友,这下又走不了了,设宴饯行吃起肉来喝起酒自然是免不了的。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描述与友人饯行场景。

  《西厢记·长亭送别》:“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也是当时送别的真实写照。

  古代的“春运”啥样?这些古诗中藏着答案

  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晕晕乎乎好不容易上了路,没走多远发觉这道越走越别扭,不是上坡就是绕弯。

  中华大地不仅有沃野千里,也夹杂着崇山峻岭,高山流水此时不再是醉人的风景,反而变成巨大的阻碍,说不准林子里还藏着江洋大盗、豺狼虎豹。

  李白步行蜀道中大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杨炯面对长江也是惊叹“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过了这山还有那水,道路的曲折难走让人叫苦不迭。

  翻山越岭之后,倒霉一点还可能赶上大雪,不光土路变得泥泞难行,寒冷更是全面侵袭。自然的力量告诉你,想回家,哼!没那么容易的!

  于是,很多诗人也留下名作记录这刻骨的回忆,比如《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临清大雪》中“白头风雪上长安,裋褐疲驴帽带宽。”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说“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其实还有件更糟心的事,南北相隔千里,古代既没摩托汽车,更没有高铁飞机,马车小船速度有限,离家远的一个单程春运小半个月过去了。

  对此诗人薛道衡就深有体会,他笔下的《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充分表达了对当时春运速度的不满,眼瞅着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不断从头顶掠过,自己返乡速度还没鸟快,心里这叫一个郁闷。

  古代的“春运”啥样?这些古诗中藏着答案

  除了这个速度慢,马车还很昂贵。唐朝价格标准是马负重100斤,每走100里,收费是100文,加上马的伙食开销全程下来也要不少银子。而参照当时的工资标准,很多工薪阶层还是囊中羞涩的。

  诗人王湾就碰到了这样的窘境,摸摸钱包实在太贵,一咬牙一跺脚,老子干脆不回了,还写了《次北固山下》聊以慰藉,与老家亲友精神上一同过年。也算因祸得福,其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还成了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古人春运之路竟如此的复杂艰难

  想想现在发达的交通网、方便的通讯

  小伙伴们有木有突然觉得很幸福啊~

  对了,还有个温馨提示

  千万别忘记买票啊!

(作者:  编辑: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