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将增配1名全科医学本科生

发布时间: 2012-08-13 10:2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进入电子报

    什么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5月28日,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确定将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开展4项试点,旨在为医改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该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分批进行立项建设,其根本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称,希望通过这一改革试点,回归医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内在要求,培养适应医改需要的好医生,并通过与卫生部、发改委、人事部等部门的合作,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面向农村基层培养大批实用型的全科医生……”

    日前,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启动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备受瞩目。卓越计划中的医德、临床、基层等关键词,被渴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公众视作亮点。

    “一名德才兼备的医生可谓牵系千万家,高校医学教育,就是在给这些未来的好医生打基础、‘锻坯子’。医学教育怎么为医改服务?它能否给社会输送好医生?是医改能否深化的关键之一。”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向记者介绍了该计划的最新进展。

    已有146所医学院校提交268份改革方案

    张大良介绍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实施这一计划的4个发力点包括:一是改革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把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作为改革核心。二是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制度。三是改革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四是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体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诊疗能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

    张大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4个改革点不是“拍脑袋工程”,都有鲜明的针对性。

    “从教育部此前的调研工作看,4个改革点都指向了当前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张大良举例说,“比如,能关爱患者、与患者沟通的医学生教育教学模式单一,能与国际医学界‘对接’的拔尖领军医学人才不足,能进入社区、乡镇等基层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严重缺乏等。”

    “对医改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强调指出:‘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这一最突出的问题。’这就把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放在了一个突出重要位置上,卓越计划正着眼于此。”

    张大良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启动卓越计划至今,教育部已收到了来自全国146所医学院校的268份改革方案。这些方案涉及“5+3”培养模式、长学制模式、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等各方面,在经过专家审核后,有望在近期批准推出第一批改革试点。

    医德教育:使用模拟器具要说“宝贝不哭”

    张大良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卓越计划”的重点可以概括为8个字:“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其中,医德教育被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医德教育对应着医生关爱他人、珍重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与病人积极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卓越计划则要求将医德教育贯穿‘基础理论-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的全过程。”张大良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落实医德教育的要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将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成立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引导医学生“换位思考”,加强教师队伍的医德建设以率先垂范等。

    张大良还透露:依据卓越计划,医学生哪怕在模拟临床实践环节,都要把模拟器具当作真人对待,随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比如在练习给模具翻身时,要求医学生说:‘您好,给您翻身了。’在给 ‘小宝宝’打针时,要学会问:‘疼不疼?宝贝不哭。’这些沟通看似都是细节,但点点滴滴都是关爱意识的培养,这样就可能让未来的医生更出色。”张大良说。

    全科教育:医治多发病、常见病将成“新主题”

    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是卓越计划的着力点之一。

    “有能无德不是‘才’,有德无能也不是‘才’,好医生必须二者兼备。”张大良表示,当前医学教育中仍存在“重理论轻临床”现象。因此,卓越计划提出,克服实践教学这块“短板”,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要实现上述目标,张大良指出,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强社区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等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三点,皆是必要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为让医学生更加适应医改的需求,全科医学教育将被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对全体医学生予以强化。医治多发病、常见病,也将成为医学生学习的“新主题”。

    在张大良看来,医生会诊断治疗多发病、常见病,是一种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只是对主要服务基层的全科医生教育提出的要求。

    “要把全科医学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医学生在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具有全科医学意识和基本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张大良说。

    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将增配一名全科医学本科生

    “十二五”医改规划指出,新一轮医改的重点是县级基层医院,力争到2015年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

    但在不少百姓眼里,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高学历的医生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张大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针对这个“顽疾”,卓越计划也在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详细地说,就是探索‘3+2’的初级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能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全科医生。”他说。

    张大良进一步介绍,所谓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就是选拔来自农村基层的学生,到医学院校接受免费的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乡镇卫生院服务。张大良指出,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要“争取让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增配一名医学本科生。”

    他透露,该项目自2010年起,由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联合实施以来,目前已在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的68所高校连续3年招收定向培养医学生,已招录接受免费教育的医学生1.5万人,效果很好。

    “考生报名踊跃,招录比大致达到了12:1,这1.5万人要进行3年的医学基础理论学习和两年的临床实践教学。再过3年,第一批毕业生就能回到家乡去,为乡亲们服务,为基层留下好医生。”张大良同时指出,“我们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机制,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吸引更多未来的优秀医生到基层服务。”(王梦婕)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会)
关键词:医疗改革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