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是著名的 “萨拉乌苏文化”发源地,早在5——3.5万年前,就有人类先祖“河套人”(鄂尔多斯人)在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流域繁衍生息。乌审旗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万物皆有灵的生态理念在这里根深蒂固,“植树造林、绿化草原”,是乌审人久远的传统,因而曾产生“牧区大寨乌审召”和宝日勒岱等一大批治沙英雄。乌审旗也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北元末年,林丹汗在青海驾崩后,其继任者与遗孀率领军队和宫廷部众东归,于1635年春来到乌审旗陶利时,前来迎接的后金武将多尔衮不守两国之礼,极其粗暴地挟持母子而去,引起所属部众强烈不满,部分宫廷人员和察哈尔部军人由此携带蒙元国旗察干苏力德,悄悄留下来,并由他们世代供奉这枚成吉思汗建立于1206年的神奇苏力德,直到如今。乌审旗,还具有悠久的书面文化传统,成吉思汗第26代子孙萨冈彻辰所著《蒙古源流》,堪称是蒙古族三大历史经典之一。乌审旗,还是著名的“独贵龙”运动的策源地和反对开垦保护生态平衡的民主革命先驱席尼喇嘛的故乡。乌审旗,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
乌审草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乌审人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同一种信仰,传递在乌审的每一寸热土上,流淌在每一个乌审人的血液中。如今的乌审旗,已是荣膺“全国文明旗”、“国家卫生县城”、“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全国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中国天然气之乡”等桂冠的、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的旗县。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