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超过八成受访者担心地方过度开发“世界遗产”

发布时间: 2014-07-03 08:35:1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孙震 王品芝  进入电子报

  漫画:沉石

  近日,我国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国和多省联合申遗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意识的加强,也吸引了更多国人关注文明遗迹。但也有人担心,“世界遗产”的名头未必都是好事,因为有的地方直接算的就是“经济账”而非“保护账”。

  围绕此事,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17864人参与)显示,75.9%的受访者认为成为世界遗产是让世人了解相关历史的好的载体;49.7%的受访者相信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会促进相关区域的合作发展。同时,也有83.7%的受访者担心一些地方可能将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导致破坏性开发。

  本次调查中,90后所占比例为34.2%,80后所占比例为47.9%,70后所占比例为9.1%,60后及以上所占比例为8.8%。

  49.7%受访者认为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会促进区域合作发展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成为世界遗产后,会吸引你去观光吗?调查显示,25.9%的受访者会去,59.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不好说”的比例为14.5%。

  涂泽祥是浙江绍兴某中学历史教师。在他看来,申遗成功绝对是一件好事。老祖宗的文明财产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可以集全人类之力一起保护,“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人们一般依靠书籍,但因之形成的印象不一定是真实的。实地看一下,或许能发现想象跟历史差多少。”涂泽祥说。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缑赫告诉记者,她选择旅游景点会依据自身的喜好,“世界遗产”这个名号无法形成绝对标准。就算得不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好的人文景点一样历久弥新。“我去看西湖,不是因为它是世界遗产,而是因为它是西湖。”

  “大雁塔和大明宫早已是旅游景点,但是未央宫、张骞墓等,都还没有开发成熟,从申遗成功这个引爆点来说,人们对这些地方的重视和关注度肯定会提高。” 在陕西省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杨娇看来,陕西世界遗产点的增多可能会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几个遗产点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更有影响力文化圈,分散部分游客,“解救”兵马俑;二是其他小的旅游点可能会因此门可罗雀。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介绍,国家将“大运河”、“丝绸之路”两个项目申遗同时进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本次申遗,丝绸之路(洛阳-长安-天山陆路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陆地部分。从大运河来看,京杭大运河向西延伸到洛阳,跟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在一起,原来浙东运河是不包含在里面的,但是浙东运河具有通江达海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浙东运河跨过钱塘江往东从宁波出海,又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

  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周魁英指出,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对话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调查中,49.7%的受访者认为,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后,会促进所在区域的合作和发展,33.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不好说”的比例为16.5%。

  83.7%受访者担心地方会过度开发“世界遗产”

  “兵马俑的开放,让全世界人民更加了解西安、了解中华文化,很多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国都来兵马俑参观、感受,这是我们陕西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杨娇说,但正因为兵马俑的知名度太高,旅游旺季根本控制不了游客数量,而游客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文物的承载能力,会对文物造成永久破坏。

  本次调查显示,83.7%的受访者担心一些地方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导致破坏性开发;相信有关方面会“遵守世界遗产公约,认真保护”的比例仅为6.8%;6.4%的受访者认为“会维持原貌”;选择“不好说”的受访者比例为3.0%。

  “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能够展示给后人其存在的凭证,都是非常宝贵的,但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涂泽祥指出,有的地方官员本末倒置,利用世界遗产配套开发其他项目以扩大影响力,或一味追求旅游景区认证,采用明星宣传、影视剧拍摄等手段抬高游客的心理预期。更有一些跟史实不符的“文化遗产”也开始申遗,对文化简直是一种亵渎。

  吴志强指出,大运河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也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好,他的功能和作用都不会发生变化,对他的保护和管理会有更高标准。“杭州已经明确规定,土地不该出让就不出让,建筑的高度、密度、体量都会按照大运河保护管理的要求来控制。”

  周魁英介绍,陕西省也在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有机生态链,提出“四个结合”,即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基本建设和环境改善相结合。

  41.5%受访者支持我国继续申遗

  人们到底如何看待“世界遗产”?

  75.9%的受访者认为“世界遗产”是了解相关历史的好的载体;26.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珍视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25.8%的受访者觉得是多了一个旅游选择;23.8%认为“世界遗产”是一种文化形态的体现;还有17.7%的受访者感觉“世界遗产”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鉴,不断进取。

  涂泽祥认为,游客来到文化遗产景点,不应是为了到此一游,而应该对文化心怀敬畏,真正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政府也不能以遗产为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要将旅游收益切实投入遗产的保护之中,建立长久稳定的规章制度,并且认真执行。

  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我国位列第二。对待我国现有的文化遗产,41.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应该继续申遗”;40.9%的受访者的态度比较淡然,认为“申不申它们都在那里”;还有14.2%的受访者认为“申了(世界遗产)反而是种破坏”。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认为,对于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项目,我们应该继续申请。仅就浙江而言,已经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遗产还有6处,现正在积极做良渚文化遗址,希望能够在近期列入申遗项目。“我们应该从向世人展示我国的丰厚遗产这方面来考虑,而不要仅仅在数字上面打转,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有47处世界遗产不算多。”记者 孙震 王品芝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伍佳佳)
关键词:世界遗产;浙东运河;丝绸之路;大运河;张骞墓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