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新常态下稳增长(2014年经济形势述评②)
发布时间:2014-12-09 10:31:16来源:人民日报进入电子报

  尽管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经济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速度观,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稳增长?今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的路程,给人深刻的启示。

  摆脱“高速期待”——

  两台传统“发动机”都已减速,告别高速增长是规律使然

  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增幅创下了近五年半来的新低。尽管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预期增长目标的合理区间,尽管中央领导一再提醒我们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压力,但对于多年少见的实际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还是出现了担心和争论。怎样分析经济增速放缓?

  增速换挡是“调整的阵痛”。增长放缓的背后,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持续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的叠加效应。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将增速放缓的原因总结为“两台发动机在减速”,“新世纪以来,我们给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装了两台新发动机,一台是通过加入世贸组织装上了出口的外需发动机,一台是通过住房制度改革装上了房地产的内需发动机。正是这两个发动机同时强劲工作,使2001年到2007年成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增速最快的时期之一。而今年这两个发动机都开始明显减速。”

  投资增速持续下降,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1%,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其中,房地产业告别了过去高增长时期,仅投资增速下滑一项,就直接拉低GDP增速超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又造成制造业市场收缩,投资回落较快。

  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使产能过剩的制造业雪上加霜。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同比仅增长3.3%;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度探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原煤等工业产品产量负增长,汽车、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都表明企业在被动调整产能,供给增长明显放缓。

  增速换挡是“成长的烦恼”。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低,经济进入了自然减速的过程,亦称增长速度换挡期。增速虽然放缓,但由于基数大了,经济总量的扩张仍然惊人。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高居全球第二,7.4%的GDP增速尽管低于前些年,但对应的增量已大于20年前的GDP总量。

  “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律。随着增长的基数持续增大,即使增长速度降低,每年GDP的增量依然很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举例,2000年我国GDP一个百分点对应的增量约1000亿元,近两年则达到5000亿至6000亿元,即便增速放缓些,依然可以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我国如能保持6%—7%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相当高的速度。”

  走出“速度焦虑”——

  增速放缓未对就业、收入造成冲击,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尽管增速放缓,但“换挡”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剧烈波动。“经济运行延续了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波动回落、波幅收窄的趋势。”在长期跟踪研究宏观经济的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经济增速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即每年内四个季度增长最快的与最慢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波动浮动从2008年、2009年的3.6、4.7个百分点缩减到今年前三季度只有0.2个百分点,是一种温和的回落。既然增速是温和回落,我们为什么要有压力?”

  毫无疑问,只有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才有就业的稳定、收入的提高、民生的改善,才有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空间。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今年经济增速背后这些方面的情况。

  看就业,过去经济增速下降,总是伴随着就业形势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但是今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082万人,相当于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000万人就业的年度目标,成绩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看收入,今年1—10月,全国财政收入119642亿元,同比增长8.2%,基本符合预期目标。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446.8亿元,同比增长6.7%。总体上看,工业利润仍保持一定增长,利润率还稳中略升,1—10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比1—9月份提高0.05个百分点。这显示在新常态下工业经济效益总体上仍呈平稳运行态势。

  GDP增速放缓而就业和收入稳定,这是我们无须为速度过度担心的理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

  产业结构孕育新突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需求结构展现新变化。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高约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

  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提高。

  区域发展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正是看到这些变化和亮点,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整个中国经济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

  提升“稳速水平”——

  摈弃“速度依赖症”, 既保持调控定力,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原有动力正在减弱、新动力仍需培育,在“三期叠加”的重重压力下,2014年稳中有进来之不易。

  面对持续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创新调控、精准发力。针对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了旨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以及支持棚改的专项金融债等金融政策,并把货币政策与对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税收、担保、贴息等财政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喷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在稳增长的同时,也防止“强踩油门”的后遗症,更给结构调整开出“良方”。

  抓调控不失速度,促改革激发动力。2014年,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力度格外大、步伐格外快。中央层面政府核准的投资事项比2013年减少40%,连同2013年减少的60%,本届政府前两年中央层面的核准项目数量共将减少约76%,对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平稳度过换挡期至关重要。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广东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使商事主体平均每月新增3.62万户;在浙江嘉兴,受益于“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踊跃投身于现代服务业,纳税企业数量比试点初期增加了185%……

  展望来年,从外部环境看,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仍未完成,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仍然一波三折。从内部环境看,我国仍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等矛盾仍需付出较大努力。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战略机遇期,新常态更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列举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4方面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看经济运行的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指出,从国际经验看,经历较长时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在转型期容易犯“速度依赖症”,不愿接受增速下降的事实,从而采取强力刺激,往往导致矛盾进一步积累和拖延,甚至最终引发危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调控手段,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短期过快下滑是必要的,但应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只要守住总体企业盈利可持续、就业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经济增速低一点并不会引发严重社会冲击,反而有利于借助市场力量推动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增长动力。”

  2015年,仍将面临许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高速增长”以及“提质增效”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对此,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