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5日电(记者吴光于)2013年开始,成都市大力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有效节约了政府开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去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中心隶属建设部门,从土地的立项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部门说了算,很难说这里面不存在‘猫腻’。”长期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成都市民杨进业说。
据了解,2013年以前,成都市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市土地拍卖中心、市户外广告拍卖中心等4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由市建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负责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没有明确的交易场所。
“一个部门对所管辖的公共资源既负责管理又负责交易,很难预防和杜绝腐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邓修明说。面对体制上的弊端,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进行”的思路,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改革设定了方向。
2013年2月,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资产类、资源类、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等5大类41项公共资源纳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中交易。
邓修明说,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对过去分属各部门管理的资源交易进行了“化学整合”,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直接归属于成都市政府,人、财、物均独立,彻底告别了以前各交易中心与行政主管部门依附的时代。
走进交易中心的大门,大厅中央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开标项目信息。中心由开标室、专家抽取室、评标区、监控室、信息发布区等几部分组成。开标结束后,将在专家抽取室随机抽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标。监控室里可以查看所有开标、评标过程。
“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后,各类项目统一接件受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现场交易、统一资金收退、统一监督管理,使交易在阳光下运行。”中心主任刘学说。
“以前报名要不在中介组织报名要不就在招标人处报名,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参加房建项目开标的刘萍说,现在所有交易全部采用网络报名,围标、陪标、串标的几率大大减少,为了保证公平,连多少家投标单位前来投标都进行保密。
同时交易的每个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流程操作,使得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处在机器的“监控”之下。“现在就算中心一把手要获知某招标项目的参与者名单,也必须有5个以上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才行。这使‘走后门’几乎成为不可能。”中心交易三部部长罗久泽说。
他还表示,过去许多中介机构往往被利益裹挟,成为“暗箱操作”的一分子。以投标人缴纳保证金为例,中介机构常不按时返还,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对此,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设立“投标保证金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所有的保证金由中心统一收取、退还。
据了解,自中心成立至今年上半年,共完成项目交易8649个,实现交易金额1564.7亿元,实现溢价234.4亿元,节约资金50.1亿元
(作者:高梦格)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