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十三五”信息化标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我国“十三五”时期信息化标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南》立足于我国信息化标准工作的新形势,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信息化标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具体举措,特别指出了我国在信息化领域拓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方法途径。
一、多渠道加强信息化标准国际交流和合作
一是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对标准的推动作用。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我国倡导并每年在乌镇举办的世界性互联网盛会,旨在搭建我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十三五”时期要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影响力,通过在大会上举办信息化国际标准化论坛等方式,提升我国信息化标准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充分利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标准信息平台。 我国已经建立了中欧、中德、中美、中英、中澳、中韩等标准信息平台,在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潜力。应充分发挥不同信息平台的地域特点和技术优势,有效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是加大我国信息化领域标准的翻译力度。 当前应结合我国信息化领域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梳理形成优先领域标准外文版目录,制定每年重点领域标准翻译数量和比例计划,评选优秀翻译标准。同时,以ISO、IEC、ITU等国际标准为基础,积极推进与美、英、欧盟等主要贸易国开展标准互认工作。
二、多层面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
一是积极跟踪和研究。 加强对ISO、IEC、ITU、CEN、CENELC、ETSI、IEEE、3GPP、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具有国际声望的标准区域组织的跟踪和研究,建立基于这些组织的影响力评估机制,做好国内外标准及标准化工作的比对分析研究,定期发布影响力评估指南。
二是争取职位和工作。 通过资金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我国专业标准化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网信企业实质性参与到信息化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去,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的制修订工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适时引领和主导。 除了积极参与现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在我国优势领域可以适时筹建由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联盟或协会,充分发挥我国优势,带动世界标准化发展。
三、多平台推动信息化标准走出去
“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大倡议。加快信息化标准“走出去”,就要推动与相关国家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对接。一方面,通过标准“走出去”,有利于保障我国技术、装备、产品更加便捷、顺畅地出口到沿线国家,并能够增加建设项目中整个产业链上“中国元素”的比例,提高国际产能合作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标准“走出去”,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能够服务并推动与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切实打造成为一条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争取在3到5年时间内,建立信息化领域重点标准走出去项目库。
同时,利用多种场合,积极、灵活地开展项目中成功应用中国标准典型案例的宣传,形成正面示范效应。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在国外,尤其是东盟、中亚、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展标准化人才培训和标准应用培训,培养一批熟悉我国标准化政策和语言、懂技术、精通标准化业务的人才队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王聪)
(作者:周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