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企央企加速转型抢滩环保新经济

发布时间:2018-01-30 15:28:10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报道,作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及全球最大核电建造商,中广核也在深耕环保产业。1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召开2018年度新闻发布会,集中推出多款治污治废“神器”。下一步,中广核还将大举进军水务环保市场,并逐渐将水务环保列为重点新兴业务。

  据了解,这仅仅是当前国企央企加速抢滩环保领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不少大型央企国企都在强势进入环保领域。在专家看来,这不仅基于环保政策压力,也符合国资政策目标,是其完善全产业链,寻找业绩增长点的新路径。

  国企央企加快布局环保领域

  近日,中石化旗下石化油服所属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环保公司”)与一批高校和企业签订战略(项目)合作协议,布局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等新兴产业。

  根据石化油服环保公司与相关方的合作协议,预计“十三五”期间,仅中国石化内部固废资源化处置及土壤修复方面的投入就将达300亿元左右。

  据了解,此次签约将使石化油服环保公司在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为进一步开拓城市土壤修复等社会市场新兴业务、产业拓展升级奠定了基础。未来这将成为石化油服公司新的增长点,为石化油服未来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石化油服环保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环保公司将积极承接集团内部的固废处置业务,为环保公司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将与国内外一流伙伴共同探索开拓城市土壤修复、市政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社会市场环保业务,并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些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事实上,不少央企国企都在加速抢滩环保领域。2017年12月,葛洲坝集团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北京全口径固废处置利用平台。此前,葛洲坝集团已参与多个环保类PPP项目的建设。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指出,目前国企进入环保行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首先,工业类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借着其本身所需要的环保治理设立环保公司,比如中石化、国电等,他们往往依托自身的项目应用和运营机会,培养自己的环保板块。这体现了大型工业国有企业为平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周期性风险所做出的布局。此外这些附属企业相对容易培养出外部化专业运营的业务模式,使国家倡导的“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落地。

  其二,建筑类央企转型设立环保公司,比如中建水务、葛洲坝等,主要针对政府所负责的城乡环境治理市场。目前PPP中大部分非运营的公益类项目,比如河道治理、园林绿化等,由于其模式设计对建筑类企业相对更容易适应,带来了这类企业在PPP领域的突出业绩。

  其三,地方公用事业平台公司(地方国企)转型,并积极走出去开拓业务,比如海峡环保、厦门水务、北京环卫等。这些企业的市场化转型,促进了其为本地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以及各地环境设施运营和环境治理的能力和资源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个环保设施运营和相关公共服务能力。

  “还有其他典型,比如中航系的中航华航进入排水领域,中航环卫进入环卫领域,中航工业并购凯天进入各类环保领域等。”薛涛补充说。

  多重因素倒逼国企业务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型国企央企加快布局环保领域与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密切相关。环保产业已经成为最为潜力的支柱性产业,而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我国环保产值预测达到12万亿元。

  国企央企布局环保领域与国家政策定位也有一定关系。对于国资运营而言,我国有着明确定位,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对此,曾供职于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的复星集团重大部投资总监陈俊豪表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以商业手段来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包括大型国企央企布局环保领域是应有之义。此前,以环保为主业的一级央企只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但实际上五大发电集团及部分央企都有环保板块,一方面是为集团内节能减排、符合环保标准做配套,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地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开拓外部市场,实现技术的商业化。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表示,央企国企布局环保产业主要是满足三方面需要:首先,从政策来看,目前环保力度仍在加大,特别是环保督查持续进行,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地方国企身上。这将倒逼央企国企对环保技术进行更新和布局。第二,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国企央企布局环保领域也可以扩展和完善其产业链。譬如,石化行业和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污染和排放,需要对这些污染和排放进行一定处理。第三,央企国企通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布局环保产业本身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另外,对地方政府来说,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而言,他们处理环境污染的能力有限,环保技术相对落后,央企国企在地方进行环保技术的布局和更新,也将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相对而言,落后地区较少有环保产业公司,如果有大的央企进入,将对落后地区环保产业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渠慎宁说。

  不会对民企产生明显挤出效应

  央企国企强势进入环保领域,会不会对民营企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对此,专家认为不能一概而论。

  薛涛指出,就工业类大型国企设立环保公司而言,业内人士担心,“近亲”关系是否会带来竞争效率的下降,这些环保公司是否成为其他环保企业进入其母公司的“门神”。但是在当前环保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有一些技术上领先(稳定达标和运营成本低等因素)的企业通过积极和大型国企合作反而更容易地进入了甲方市场,甚至培养了“第三方治理”的运营外包的项目新模式。

  “虽然在工业治污领域大部分‘圈外企业’都属于技术驱动型中小民营企业,工业类企业设立环保公司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对民营企业的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但是对于那些技术更新迭代快,有核心优势的企业还是能通过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到发展机会。而面对工业领域的碎片化的市场,民营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一直有着明显优势。”薛涛说。

  “国企的强势进入并不会产生对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渠慎宁也表示。他分析称,一方面,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非常大,基本处于供小于求状态。在某些环保领域,甚至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另一方面,如果央企能够利用产业和研发优势,在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的话,就将带动整个市场,实现环保产业集群式发展,并可能创造新的行业需求。

  不过,薛涛也指出,要避免环保领域出现所谓“国进民退”首先还是要保障前期采购程序的三公原则以及后期环保监管的到位。在此条件下,企业间展开充分竞争各取所长,共同打造双赢格局。

  陈俊豪则指出,央企国企强势进入环保领域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但需要注意保持市场竞争机制,不宜将内部业务完全交由体系内企业,只有通过公平竞争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效率、推进技术进步,这一法则在包括环保在内的多数领域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