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武汉"民生甜食馆"北京关门 因北京人不爱热干面

发布时间:2012-07-28 05:44:06来源:SRC-13

 

 图为:三镇民生甜食馆总店 资料图片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刘莉 施鹏

  香飘四海,名声在外的热干面,要在外省落地生根,为何这么难?昨日记者从三镇民生甜食馆获悉,这家武汉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刚刚关闭在北京的分店。

  “不惜血本也要开好”

  去年10月,经过四上北京考察后,三镇民生甜食馆老板陈汉华选择在北京三环附近,开出三镇民生甜食馆的第一家省外分店,店面有300多平方米,热干面、豆皮、汤包等汉味小吃一应俱全。

  据介绍,为了把这家分店打响,陈老板不惜重金,门面月租金5万元,一次性交半年押三个月,还没开业,就花去45万元,再加上办理各项证照、装修等,投资近百万。为了保证味道正宗,芝麻酱、萝卜丁、冬笋丁等调料都由武汉发往北京。

  然而让陈老板没想到的是,精心打造的店面开张后,客流量始终上不去。“武汉的店家家生意红火,在省内安陆等地的店生意也不错,怎么到北京就站不住脚呢?”陈汉华很是不甘心。

  面对几乎月月亏损的业绩,陈汉华最终打起了退堂鼓,他说,开业以来平均每个月亏损2万多元,加上巨额投入,实在压力太大,到今年7月初,不得已关闭这家分店,退出北京市场。

  到底难在哪里

  这并不是热干面第一次“北伐”,记者从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了解到,我省多家小吃企业先后多次试图在省外开店,把现磨现烫的热干面带出去,然而市场境遇都不理想。

  外地人逛武汉,户部巷几乎是必去之地,然而,户部巷别说出省,连“8+1”城市圈都没打进去,曾进驻汤池温泉,也以失败收场。

  户部巷管委会负责人说,目前在外省卖热干面的多是夫妻店,规模不大,混个温饱,多个汉味小吃品种抱团出击,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陈汉华认为,改变外地人的口味很难,他们似乎不太爱吃碱面,而且北京人不如武汉人重视过早,往往是一个卷饼或两根油条加一杯豆浆,边走边吃。

  南昌市餐饮协会前会长汪声瑜分析,热干面用的是专用的碱面,豆皮的主料是糯米,这在外地都不算常见的主食,很多外地人吃第一口会觉得不习惯。走出去的热干面馆主要做的是湖北人的生意,但客流量还是不足以支撑。他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协会就曾派师傅到武汉学习制作热干面,但南昌人不习惯,南昌一家国营小吃店曾跟老通城联营,叫“新通城”,引进豆皮,可现在招牌还在,汉味小吃已不见踪影。

  链接

  工业化是出路

  大汉口热干面成为汉味早点走出去的成功样本,通过工业化生产,让热干面跨越了时空阻隔。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美食专家万杰民说,开发盒装、礼品装汉味早点,提升档次,走进外地超市,是汉味早点打开市场之道。热干面、面窝、豆皮等武汉早点都是干货,易于打包、运输,这也是汉味早点的优势之一。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高校科研院所也应围绕“汉味小吃工业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突破工艺难关,让更多人方便快捷地享用汉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