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麟
由京东发起的所谓“电商促销大战”,原来是闹剧一场。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京东、苏宁和国美的电商促销涉嫌价格欺诈。“闹剧”收场后,市场如何?记者探访了武汉苏宁、国美等部分卖场,以及京东网上商城,发现绝大部分商品都已经回涨,特价商品也被告知没货。
价格悄然回调
昨日,记者走访苏宁、国美部分武汉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价格战只持续不到5天,现在许多商品的价格早已回涨,许多特价电器也只是价格战时才有,现在早已没货。
以电视机为例,在苏宁电器某国产平板电视销售专柜,记者看到销售的大多是刚上市的新品,42寸的平板电视大多在4000元以上,价格战时的2900多元的特价机早已不见踪影。而在某进口平板电视销售专柜,42寸的平板电视标价6000多元。
销售员告诉记者,现在价格都比较高,优惠不大,如果不是急着购买,可以等到“十一”商家做活动时购买。
在国美某国产品牌电视销售专柜,记者看到42寸平板电视标价4399多元。记者问,为什么没有京东网上标的便宜?销售员愤愤地说,网上虽便宜,但没货啊! 记者随后探访了冰箱、洗衣机、空调销售柜台,价格也大多取消了价格战时的优惠。1.25匹变频空调的价格大都在3000元以上,特价机没货。
登录京东商城网站,记者看到,作为价格战的发起者,许多平板电视的价格已回调,价格战时3000多元的平板电视,现在标价4200多元。搜索2000至3999元的平板电视,许多特价机显示缺货。冰箱、洗衣机等品牌先前的300、500元等优惠都已取消。
消费者水中望月
看似激烈的价格战,让许多消费者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消费者看似在价格战中坐收渔翁之利,实际上却是电商博弈中的弱势群体。网络购物因为价格等信息明了,不少消费者搜集了商家的降价信息发现电商们玩的“小把戏”:先涨价后降价,大量商品处于无货状态,相互之间商品种类“错身”等等。例如某一款电视机,价格战前被某电商卖到3000多元,价格战前一天晚上提到4000多元。
刚装修完新居,正购买家电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开始时被电商价格战吸引,以为真的是厂家经销商让利,跑到店里一看,所谓的特价机大多是一些滞销的老款家电,且数量有限。
此外,许多消费者发现,在这场价格战中,电商之间直接交火的产品有限。许多所谓的低价根本无法比较。比如,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上都没有长虹电视机卖,只有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才有,如何比较?三大电商都有的创维电视,却难以在三大电商上找到同一型号的。
电商业亟待规范
武汉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汪涛教授分析,目前中国电子商务有两种模式,以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产业驱动型电商和以京东为代表的资本驱动型电商。京东想通过价格战打击苏宁的大家电市场,以解除日益壮大的苏宁易购网购业务对其的威胁。因为京东侧重是数码类产品销售,相对于苏宁和国美,京东的家电销售比例并不高,所以此次价格战带来的利润损失要小得多。天猫、库巴等网购商城之所以跟随,是想通过价格战来转移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扩大家电网购市场的份额。
电商价格战中出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暴露出电商行业的不规范。发改委对电商价格战进行调查,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的政府行为。汪涛认为,价格战只是吸引用户单次购买的手段,要想真正留住顾客,电商企业还需要在物流和服务品质上一争高下,这才是能否留住用户的关键。
法律专家呼吁,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825.6亿元,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市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网络市场发展。在互联网经济领域,应该尽早建立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反垄断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经济纠纷调解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作者: 编辑:杨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