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城市,生育小孩的费用水涨船高(图文无关) (记者邹斌摄)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邬红波 实习生黄贝贝 马豫
不久前,一则“生育费用比20年前涨价100倍”的帖子让人议论纷纷。在龙年,武汉迎来了继“猪宝宝”、“奥运宝宝”之后的又一轮生育高峰。不少孕妈妈在网上“吐槽”:随着婴幼儿用品和月嫂价格一起涨,生个“龙宝宝”可不是一般的金贵!
从怀孕到生产,当孕妈妈期间究竟要花多少钱?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省市妇幼保健院,随机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并按低、中、高端三个档次,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份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最少的花费也要2万元左右,而较高端的花费则在8万元以上。50份调查问卷中,最高消费达到14万元,其中仅在月子护理中心就花费近4万元。
检查一个都不能少 怀孕到生产花3万
蔡伟萍家庭:打工族
蔡伟萍是在汉打工的黄陂农村人,宝宝出生已4个月。怀孕之前在服装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丈夫是油漆工,每月可赚5000元左右,蔡女士怀孕之后就辞去了工作。“现在生个孩子真是‘金贵’,孩子出生4个月,就已经花费2.2万元,确实有些难以承担。”蔡女士告诉记者,受家庭条件所限,她的孕期花费算是少的。
蔡伟萍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怀孕时,只买了3套普通的孕妇装,花了500元;孕期营养不得不补,买了100多元一罐的中等奶粉,每个月生活费大概1000元左右,9个月就差不多1万元了;没敢在武汉市区的医院做孕期检查,而是选择了较便宜的县医院,仅花费2000多元;生产时剖腹产花了3600元;婴儿的奶瓶、奶粉、床、服装等,买得也比较便宜,总共差不多3000元;出生后,我坐月子的营养品、宝宝的诊查费、护理费七七八八算起来,也花了2500元……尽管这样节省,但仍花了2万多呢。”
在记者调查的50份问卷中,八成孕妇坦言:“从怀孕到孩子出生至少要准备3万元。毕竟如今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月嫂价格年年涨 孕妈妈感叹“吃不消”
王女士家庭:工薪族
王女士是典型的工薪阶层,她与丈夫的月收入总共1万元。“但自怀孕后,日子就过得有些紧巴了。”王女士坦言。
王女士称,自己的宝宝刚出生2个月,在整个孕期,检查费和营养调理费占比较大。“一盒孕妇奶粉253元,只能喝9天左右,另外为加强自身抵抗力不生病喝的松花粉,300元左右一盒,光是喝的这些加起来就一万多了。”“隔两周一次检查,唐氏筛查、弓形虫检查、糖耐、B超等各种检查费至少要5000元,孩子出生的手术费、护理费和生活必需品开销差不多2.5万元。这些前前后后算起来,生个孩子我就花了三四万元。”王女士说,为了生一个优质的宝宝,这些还都不能省,所以只能在自己身上节约一点,如孕妇装尽量不买;少接触电脑,就不用买800元的防辐射服;自己带孩子,就能把请月嫂的钱省下。
在调查中,有1/3的孕妈妈已请或打算请月嫂,而这项支出占比颇大。而且,月嫂价格年年在涨价,让妈妈们觉得有些“吃不消”。
记者在省妇幼月嫂中心和同济月嫂母婴护理中心了解到,如今普通的月嫂价格分为八个等级,最低的3000元起步,最高6980元,而顶级的金牌月嫂虽然价格高至8000元/月,但早已被预订完。“今年月嫂价格普遍涨了300元-500元。”刚生产的景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双方父母不在身边,月嫂至少得请三四个月,这笔开销让她“不堪重负”。
婴儿用品全“进口货”奶粉和尿不湿烧钱
刘女士家庭:金领族
要个龙宝宝,是30岁的刘女士和丈夫的心愿。今年1月,儿子出生,刘女士和丈夫直到现在都还美滋滋的。昨天,聊到育儿账本的话题,刘女士这才好好地算了笔账:儿子出生8个月,但消费已经接近8万元。
刘女士说,儿子是夫妻俩有计划地孕育的,怀孕前半年,已开始通过瑜伽、中药等调理方式保养身体,并适时进行孕前检查。孩子还没出生,光是花在备孕方面的费用,就将近8000元。
去年成功怀孕后,刘女士各类产期检查一项没落下,前后加起来将近6000元。孕期生活费、营养品等更没法细算,9个月差不多花费2.5万元;生产时,由于宝宝脐带绕颈,只好剖腹产,刘女士母子住院近两周,花了1.3万元。
早在宝宝出生前,刘女士就和丈夫精心制作了“购物清单”,小到袜子、玩具,大到婴儿车、婴儿床,列了32项。“现在的孩子,都是用好的,不过我们也舍得,啥好就买啥。 ”刘女士说,跟很多父母一样,由于对婴儿用品不太懂,好和不好的最高衡量标准就是看价格,“其实说白了,就是哪个牌子贵,就买哪种。”300多元一套的婴儿服、900多元一辆的婴儿推车、奶瓶和洗液全是进口的……前后买下来,花销7000多元。
相对这些零散的花销,奶粉和尿不湿也是宝宝现在每月最大的开销,“尿不湿我们用的是150元一袋的,平均每月用1袋半,奶粉是我在网上请人从国外代购的,每罐370元左右,1个月吃3罐。”
如今,8个月大的小宝宝仅奶粉和尿不湿的费用,已有6600元。此外,刘女士还请了4个月的月嫂,尽管工资只要3000元/月,但一共也花了1.2万元。“我和丈夫月收入2万元,文化素质都较高,所以也希望将来生的孩子能聪明伶俐。”刘女士说,“为了宝宝,花多少钱都愿意,钱没了以后再赚就是了。”
在调查中,刘女士的花费并不是最高端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孕妈妈告诉记者,从怀孕到孩子出生1个月,消费高达14万元,各项支出不便一一细列,仅一项消费——到月子护理中心住一个月就花了近4万元。
专家分析
盲目攀比“拉长”孕妇账单
在中南财经大学教授乔新生看来,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如今“80后”父母普遍存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 往往会听到一些年轻父母说:“为了孩子,花再多的钱都觉得值得,而且是必须的。”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心理势必导致“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费。“到底有没有必要请月嫂?孕婴用品有没有必要全部买进口货?有没有必要住4万元/月的月子护理中心?这些市场的选择,我们无可厚非。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80后’年轻人来说,首先是学会如何当好母亲、父亲,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最好的。”
事实上,生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本能,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能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着粗茶淡饭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乔新生表示,现在年轻父母们的消费心理,对自己不利、对家庭不利,更对社会经济不利,导致一些育婴用品非正常涨价,拉高市场价格最终难以承受的仍是消费者自己。
链接
育儿省钱攻略:少网购 少买非必需品
为了减少生活、消费压力,准妈妈们也想出了不少省钱攻略:
1.善用“二手货”、比如孕妇装、婴儿床、玩具、婴儿车、学步车、书籍等等,都可以向已为人母的同事或朋友借,妈妈们往往会传授最好的经验。
2.尽量少网购。网上琳琅满目的孕婴用品,看上去都很实用,但事实上,许多是非必需用品,买回来用不了几次。比如:奶瓶夹、调奶器、安抚奶嘴、吸鼻器、保温袋、妈妈包、推车、食物调理器、训练杯等。
3.孕期营养不宜太补。只要身体各项指标合格,准妈妈不需要刻意补充维生素、DHA、燕窝等各种补品,每日摄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的水果蔬菜、适量的鸡鸭鱼肉即可。
4.亲友赠送概率高的东西可不买。比如婴儿洗护套装、宝宝套装等等,尤其不要买太多的婴儿衣服,小号的奶嘴、纸尿裤等也不须备太多,婴儿长得快,用不上反而浪费。
5.住经济病房,便宜实惠。如今的生产病房,分VIP间、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价格相差不少。选择经济适用病房,双人间最合适,基本设施一应俱全,价格不高,也不会太拥挤。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