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对市场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如果说第一轮从5100多点至3300点暴跌时,监管部门还鼓励证金、汇金、券商等国家队出手救市的话,那么第二次从4100点至8月26日2850点的暴跌,监管部门开始由救市转为了治市,因为只有股市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大环境,才真正是维持稳定的基础,一味地靠资金入市救市,效果反而不彰。
应该说,监管层从“救市”向“治市”转变在观念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不过,监管部门该如何“治市”,却有一个尺度拿捏的问题。因为如果“治市”过紧,则股市会治死或使市场成为一潭死水。而如果“治市”过松,还不如不治。在本轮股灾之后,证监会加大了监管力度,力争还市场更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首先,清查场外配资,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去杠杆”行动。证监会9月11日称,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浙商期货因未对外部接入的恒生HOMS系统、铭创系统、同花顺系统等第三方交易终端软件进行有效管理,未对客户账户进行有效管理,对其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证监会对华泰证券等5机构的严厉处罚,让券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清查配资也更加重视。
事实上,在8月底9月初的清理阶段,各地监管机构对券商提出了不同要求,有的地方证监局还对券商提出了明晰的清理时间表。不过,多数大型券商表示,9月30日被定为伞形信托的清理大限。如果券商与信托合作规模在300亿元以下,9月底之前必须清完。
再者,加大对“内幕交易”操作股价的打击力度。6月“股灾”之后,证监会监管层层加码,不但加大了对内幕交易、信披违法等传统违法类型的查处,还针对股市异动背后的违法减持、短线交易等加强了监管。经过前期调查,证监会在9月向市场集中披露查处结果。
9月18日,证监会再宣布处罚5宗操纵证券市场案,其中还包括“操纵ETF第一案”“利用融券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第一案”。另外3案均是通过短线操纵方式影响相关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案件,涉及被操纵的股票包括“国海证券”“中国卫星”“苏宁云商”“蓝光发展”“信威集团”“晋西车轴”“江淮汽车”“奥特迅”“中青宝”等9只股票。
9月25日,证监会再对9宗传统类型的案件做出了行政处罚,罚没款超过2200万元。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信息披露违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各类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最后,拟建熔断机制,避免股市急跌。9月7日晚,上交所、深交所与中金所联合发布《关于就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称将在保留现有个股日涨跌幅10%限制的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希望在熔断机制推出后,可避免情绪化使市场产生过度波动,市场理性化与制度化水平会有所提升。
如今各方已达成共识,与其盲目托市,不如悉心治市。因为在股市存在泡沫的情况下,托市不会取得良好效果,而治市则可以给市场营造公平交易、抑制恶意做空或做多的环境。中国证券市场向来有“不治就乱,一治就死”的规律,这需要监管层从顶层设计上入手,在出台治市新政时,力主于火候的拿捏。唯有如此,才能在治市之后既能使股市波动趋缓,又不至于将市场的活跃度给治没了。
(作者:杨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