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彭磊 通讯员 王秋高 潘雯雯
一个烙着“化工”印记的城市,如今化工企业减少,化工工业产值、税收不减反增,市民看到的蓝天越来越多。
昨日,潜江公布最新数据,前8个月优良天数达212天,优良率87.2%。这一数据位列全省第四,空气污染降幅为全省第一,创下该市自启用自动监测设备以来最好水平。
同时,该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披露另一组数据:1月至9月,该市化工园区企业减少6家,工业产值和税收却呈两位数增长。作为化工企业聚集地,园区前9个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80.1亿元,同比增长11.7%;税收3亿元,同比增长38%。
野蛮生长带来发展之痛
“家里的窗总算敢打开了。”昨日,泽口居民谢凤如说。
过去20多年间,近万名务工者涌入潜江市化工区,带来繁华也增添烦恼。水黑、天灰、空气臭……在东湖社区、天涯社区等网络论坛上,充斥口诛笔伐。
来自潜江市环境信访投诉中心数据显示,该市化工企业投诉量以2008年最为集中,一年有31件。
这一时期,该市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猛,进一步稳定其在全市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然而,庞大的体量却屡屡难以抵御“感冒”。去年,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展开,再一次揭开该市化工产业早年野蛮生长而带来的发展之痛。
根据该市列出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意见整改任务清单,该市环境整改任务有84项.
“去年下半年,大部分企业陷经常性停产整改。整改最高峰时期,正常开工的只有4家企业。“市经济开发区负责人称。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典型代表,地底丰富的气矿资源在过去数十年间拉动潜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这里深烙下“石油化工”印象。
如今,石油、化工两大产业面临困难重重。
一方面,随着江汉油田业务外迁及市内开采量减少。江汉油田对潜江财力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60%降至目前的18.8%。
另一方面,尽管该市化工产业经几年改造升级,目前已发展为具有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基础化工等多种类化工产业,却始终存在资源消耗、产业链偏短,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下游产业缺乏特色等问题。
工业结构偏重,潜江重工业占比达到55%,过于对石油、化工两大产业依赖,潜江尝过大苦头。“市场一旦遇冷,最受影响的就是化工行业;环保压力逐年增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市发改委主任蔡宗清说。
牵动全身的一盘棋
支柱产业的困局,如何突破?潜江思考:“头疼医头”式的整治根治不了,潜江要换一种“活法”。
一方面,外治——整改。
减企业。以国家环保督查为契机,对辖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排污企业进行清退,6家环保不达标、改造意愿不强的企业,被勒令退出化工园区。
减欠账。去年,该市启动化工区棚改,近700户居民陆续撤离。今年,该市再搬138户,至上半年已签约83户、拆除66户。工业污水处理厂、固废中心、气体岛三大项目陆续开建。
提门槛。近两年来,该市对能耗、原材料消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等技术指标进行最严行业准入标准,化工区未新增一家化工企业。
一方面,内调——减“重”。
在潜江看来,化工园区要改造升级,但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由一变多,由“重”转“轻”。
该市招商局局长赵曜说,2013年开始,该市在招商引资上突出绿色招商,培育如光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家具、绿色食品等新兴替代产业集群。
这一年,该市招商引资引入会审制度,明确项目落地须经专家、主管部门两轮会审。
一批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1月至8月,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信息电子成为继石油化工后的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1%、15.8%,490%;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家具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增幅均在15%以上,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6%。
今年,该市轻工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2.9%,高于重工业增速8.6个百分点。
调结构,不代表“去化工”。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潜江化工企业数量在减少,产业却从“胖”向“壮”转变、从“单向发展”向“融合互联”转型。
今年投产的长飞光纤科技园一期,已实现产值10亿元,该项目每年需要大量氢气、四氯化硅等生产原料——这些为当地化工企业带来新商机。
而今,该市化工行业长期延续的“内循环”发展格局,开始跨行业“循环”,光信息电子、石油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间形成“互相关联、你中有我”。
该市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抓企业整治、行业整治、要以综合整治破解转型瓶颈,让经济加速走上节约集约发展之路。
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
5年前,潜江曾因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受限而困难重重,如今,这一产业在更为严格的国家环保督查下,却把稳了经济发展底盘。
越来越多化工企业,以转型升级增强抗寒能力。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今年,国家全面实施气柴油国五标准。去年,随着金澳科技柴油加氢改质及配套制氢项目、年产30万吨石脑油芳构化制芳烃项目投用,该公司“国五”油提前一年进入市场。这一年,70%“金澳油”被中石油、中石化采购、全年销售收入突破309亿元,企业今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围绕绿色转。潜江润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转型目标锁定为同在园区内的金华润化肥企业生产的尾气利用上。他们通过循环化改造,将金华润化肥排放的合成氨尾气进行收集、再利用、生产为清洁能源LNG,产品供不应求。
走进润苏厂区,只见地面清洁,空气中闻不到浓烈的异味,多个耸立的高塔与密布的生产管网相连。
眼下,这样的场景在园区内很常见。“我们每天能处理4.4万标立方米气体,约5年时间就能收回建设成本。”企业负责人王欢说。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