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实体书店别说再见!盘点武汉精致特色书店(组图)

发布时间:2012-10-27 04:50:15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爱读书的人,喜欢逛书店。

  在书店,徜徉于书山书海,有一种踏踏实实的阅读感。

  世界上有许多闻名的地标书店,也有一些小而精致的特色书店,它们不只是单纯展示、买卖书籍的场所,更以独到的韵致,成为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前不久,有着55年历史的武胜路新华书店闭门谢客。此前,中南路外文书店、江汉路新华书店、交通路古籍书店等也相继或歇业或改造,虽然武昌还有光谷书城、崇文书城,但实体书店整体呈现萎缩。

  连日来,我们探访一些仍在坚守的实体书店,探访它们的生存现状,它们的理想,它们的心愿……

  人事喧嚣,书事寂寥。共享精神芬芳,宛如美梦。书店,可以给我们做梦,以及实现梦想。

  豆瓣书店:倔强的小花

  武大豆瓣书店搬家了。

  从武大校门直走,穿过高架桥,走进熙熙攘攘的劝业场,再拐进里面的生鲜市场,映入眼帘的是红红绿绿的蔬菜和来来往往的买菜人,豆瓣书店就在里侧一间小小的门面,“老四川酱菜”的大红招牌还未摘下,只在墙边工整地写着“豆瓣书店”四个字。栖身于菜场,豆瓣书店像是菜园子里长出的小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对于这个新地址,书店陶店长也很无奈:“我们已经找遍了武大周边所有的门面,根本没有合适的,只好搬到这里来。”

  新址虽偏,还是有不少读者摸索着找了过来。刘柯就是专程从南湖来看书的,“我同学以前在黄冈读书,也经常来豆瓣书店。”坐在店里的小凳子上,他看了一个小时的书,没有找到想买的,下次还要来看看。

  豆瓣书店由卿松在北京创办,随后在武汉开设分店,分店沿袭了总店的特点: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涵盖中外艺术、哲学、历史、社会、外国经典小说等。书店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大红大紫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没有时下流行的畅销书,有的只是一本一本严肃的人文读本,从伊格纳季耶夫的《柏林传》,到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它们低调、小众,安静地立于书柜,散发着别致的书卷气。独特定位凝聚了一批忠实的粉丝,陶店长介绍,“不少顾客对书店很有感情,有的去了外地工作,回武汉时都会来书店看看。”

  由于不用紧跟流行,豆瓣书店在书的货源方面有了不同的选择——库存书。这类书籍因没有卖掉而被退回出版社,书是新书,只是时日较久。豆瓣书店以相对低价收购这类书籍,售价自然就有了优势:所有书籍均为五六折。

  为了坚守书店的人文特色,老板卿松会亲自到各大出版社搜罗好书,书店每期的百余本新书全是他一本一本挑出来的,判断的标准不是价格,不是流行度,不是品相,而是它是否经典。在招聘书店员工时,卿松也要求:最好爱看书。书店还有一些兼职人员,他们则是从读者中选出。

  今年初,八一路武大下穿通道建设,武大豆瓣书店门面被拆迁,而附近稍好的门面房早已没有,万般无奈,豆瓣书店迁入了劝业场生鲜市场内。“顾客少了三成,销售降了一半多,有时候甚至会亏本。现在书店的主要支柱就是老顾客了。”

  大环境也让陶店长担忧不已:“读者群不断减少,租金等成本又不断上涨,两方面同时作用,书店一天比一天难做。”

  坐在窄小的书店里,陶店长时不时想起老书店:“那时候的氛围真好,书店有五分之一在地下,要下几步楼梯才能进去,茶色的玻璃门让屋里有点暗,但阳光最烈的时候却是光线恰好。空间很大,还养了两只猫。”

  过去的日子很美好,老板卿松曾经的理想也颇为宏大:要在每一所大学的旁边都开一家豆瓣书店。而如今,豆瓣书店的愿望却很简单:坚持下去,活下去。

  离开时,书店里陆续走进两位顾客,他们和店长寒暄几句便入店看书,老读者的坚守让这家书店不那么寂寞孤独:它就像一朵小花,在风雨飘摇中,散发着独特的香味。(文/图 实习生黄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