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高伊洛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宜昌市档案馆里,迎来了一批新的珍贵档案:由邰丽华、赵芸蕾、廖丛宇等宜昌籍名人捐来的各种宝贵个人物品。今后,这些档案将“入住”宜昌市档案馆,成为宜昌这座城市的珍藏。而在该馆内,还有许多洗尽铅华的历史典藏:如清康熙年间的“奉天诰命”、同治年间的《宜昌府志》、宜昌最早的英文海关档案等,他们静静躺在馆内,无声诉说着宜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
从300年前的清朝档案,到“90后”钢琴王子的钢琴,宜昌档案馆,用特殊方式展现着宜昌的昨日今朝。
最年轻的珍贵档案:“90后”廖丛宇的钢琴
昨天,在市档案馆举行的“档案捐赠仪式”上,共有8位宜昌名人捐出了自己珍藏的个人物品。出生于1990年的廖丛宇是其中年龄最小者。作为从宜昌走出去的知名青年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廖丛宇将自己的“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大赛第二名奖杯等35件档案资料捐赠给宜昌市档案馆。
“过去,我对档案了解不多,这些年到世界各地走访,我发现:档案无论对于个人、城市还是国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廖丛宇表示,这次将自己的钢琴等物品捐给档案馆,希望能激起更多孩子对于学习钢琴的兴趣。
据悉,廖丛宇少年时期获得“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第二名,后参加亚洲肖邦钢琴大赛一举夺得金奖。他17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前往德国深造。他被称为当今世界古典音乐界里“草丛中的大炮”。
昨日现场,羽毛球奥运冠军赵芸蕾的父母代表女儿捐出了孩子在奥运会上的比赛球衣、球鞋、球拍、邮册等实物;邰丽华托人捐出了自己在央视春晚上表演 《千手观音》所戴的头饰等5件档案资料。此外,宜昌市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潘会明、“拥军妈妈”毛成秀、宜昌市“雷锋车队”队长王华君、“中国三峡手指画第一人”习永钦等也捐出了自己的个人档案。
据了解,近期,共有60位宜昌名人捐出了个人档案共计近千件。这些档案都将“入住”宜昌市档案馆档案库,受到妥善保护。
最年长的“镇馆之宝”:康熙年间“奉天诰命”
如果说昨天捐赠的这些档案是市档案馆的“新成员”,那么,市档案馆里还有许多轻易不露真颜的“元老级人物”。它们,都保存在市档案馆的“特藏库”里。昨天,记者也有幸走进了这座神秘的“特藏库”。
走进这个约60平方米的大厅,摆在最醒目位置的是一幅清康熙年间的《奉天诰命》。这也是宜昌市档案馆的 “镇馆之宝”。《奉天诰命》呈长卷式,为锦缎丝织,长约3米,左右两端织有升降状双龙。长卷右端为小篆,左端为满文。据悉,该“镇馆之宝”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封赠湖广夷陵镇标左营游击吴豹的“奉天诰命”。该档案对于我市编史修志,研究古彝陵在清朝时军队的设置;研究古代文书体例、书法、官玺、丝织工艺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此外,特藏库里还存有清朝的两张滕黄(抄写的黄榜、布告)、英文海关档案、英文邮政档案、皇朝直省地舆全图、解放宜昌布告等珍贵档案。其中,两张滕黄分别为以湖北巡抚张之洞、湖北布政使瞿廷韶、湖北按察使扎勒哈哩和湖北巡抚端方、湖北布政使瞿廷韶、湖北按察使李岷琛名义发布的布告。皇朝直省地舆全图则是1708年 (清康熙四十七年)我国第一次用新法测绘的中国地图。采用经纬图法,梯形投影。图中标示有“宜昌”府、“东湖”县及所辖县名。
据悉,宜昌市档案馆特藏库是藏展结合的特殊档案库房,于2008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特藏库藏展的档案是从馆藏20余万卷(册)档案资料中,按照内容重要、价值珍贵、载体特殊的原则精选出来的,均为档案资料原件中的精品。特藏库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资助项目,保管条件先进,配有温湿度调节、臭氧消毒、安全监控、气体灭火等设施设备,为珍贵档案的永久安全保管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实用的档案:
10万件民生档案供查询
名人档案和历史档案,或许与市民生活离得较远。但你可知道,在市档案馆,还有约10万件与你我生活十分贴近的民生档案。
这些民生档案包括:人口普查档案;婚姻档案;安置档案(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居民下乡返城档案、复退军人安置档案等内容);招生及毕业分配档案;房契档案;破产改制企业档案;个体工商户档案;劳动人事档案等。
据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市档案馆都要接受市民查询档案约4000人次,其中主要集中在婚姻和工龄两方面。据了解,市档案馆供市民查询利用的基本范围包括:革命历史档案、民国及清朝档案、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档案、资料;记载和反映本市历史沿革、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婚姻、知青、破产改制企业等民生类档案。凡持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单位介绍信等)的公民,均可查阅利用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现行文件资料。
市档案馆告知广大市民,如果市民希望到档案馆参观珍藏档案或者查询档案,可以致电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咨询申请。咨询电话:0717—6256022。
(作者: 编辑: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