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张慧瑜:“后工业文化”兴起 文艺作品应价值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5-05-28 10:29:00来源:SRC-13
  荆楚网消息(记者沈素芬)5月22日至28日,第四届湖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在黄石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张慧瑜应邀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当代中国文艺形态的变迁》的讲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变换下,文艺形态也发生了变迁。“最明显的就是大众文化取代了工农兵文化,后工业文化兴起。”张慧瑜介绍说。
  
  张慧瑜认为,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契合了当今市场经济的主题,所以一大波具有青春文化色彩的都市文化勃兴,如话剧、剧场、广场舞等。
  
  而另外,对应当下工业发达、环境污染、生活忙碌的都市生活现实,一种旨在去工业化、让城市人恢复简单质朴生活的“后工业文化”也正在兴起。
  
  “具体到文艺作品中,‘后工业文化’中没有打工者,因为这一类作品推崇的是自然而又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对农耕文明的美化,从而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并向往无工业化美好和高品质生活能够兼得的一种矛盾心理。”张慧瑜说,这些作品的表达,无不是从现代都市人的角度,来表达期望的。
  
  “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前有相当部分的文艺作品人物单薄,叙述不成熟,缺乏必要的历史和社会信息。”张慧瑜说,比如电影《爸爸去哪儿》,《小时代》、《老男孩》,这些作品有意无意中将个人与社会割裂,从而导致了剧情庸俗,传达过于单一的价值观。
  
  据了解,自2002年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国产电影的消费者已经变成以都市青年群体为主。当下进入影院的观众,85%是15岁到35岁的人群。与此同时,这些青年群体也是畅销书、热播影视剧、网络游戏、小剧场话剧等主要文化产业类型的消费者。
  
  “文艺生产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更需要我们在文艺创作中,将劳动者,普通人的价值和表达融入更多作品中,使文艺作品价值多元化。”张慧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