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花楼街路口,老汉口的市井气息便扑面而来。
狭窄的街道上,是满满的人和车,两边的水果店、小吃摊、杂货铺一个紧挨着一个,店家的吆喝声、赶路人“让一哈让一哈”的催促声,混杂着街坊们家长里短的聊天声,热闹又拥挤。
沿街挪步,走到花楼街158号,通过圆月形的拱门,就是李明祥的打铜铺。“他和他父亲,在这里打铜几十年,手艺蛮好。”邻居说。
听到别人这样说,李明祥笑了,笑得很腼腆。
李明祥在看铜板材
铜壶上的装饰都细致打磨
1
3平方米的小屋
藏着另一个世界
李明祥今年60岁,身形消瘦,表情严肃。“我打铜啊,打了有30年了。”他说着,转身打开小铺的门。
这是一间约3平方米的简陋小屋,水泥地面,简单刷过的四壁。一个很小的窗户面向街道,窗台非常矮,以李明祥的身高,得蹲着才能摆弄窗台上的各种工具。房间完全谈不上采光,李明祥拉亮屋顶的灯泡,才能看清地上的铜板材、打铜用的墩子,一些零件,以及一个小板凳。
各种锤子、锉子、打磨机,摆放看似随意,实则有序。墙上挂着一些做好的成品,有铜壶、铜火锅、铜锅铲,还有一个铜葫芦。在不太明亮的房间里,它们光滑的表面泛着独特的柔光,让人忍不住联想到旧日时光。
一个又小又旧的电扇,悬挂在这些物件上方的墙面上,它算是整间铺子里仅有的关于舒适度的设施。不难想象,在武汉炎热的夏季里,李明祥每天坐这里,一边敲敲打打,一边扫一眼屋外的场景。
站在这间小屋里,周遭明显安静了不少,似乎隔离了外面的世界。街面上那些喧哗吵嚷,车鸣人声,都在它简朴、陈旧的气氛里减速、沉淀,像缓缓飘落的灰尘。
屋子的主人李明祥,站在屋子中央,所有的工具、零件和成品,都伸手可及。
这是他的世界。
李明祥的小屋里堆满了工具和材料,一个小窗对着街面
2
两代老实人
传承打铜好手艺
李明祥拿起一块铜板材,上下比量一番,凭经验就可确认该怎么切割、使用。这些板材,经他的手进行一番敲打,就能变成铜壶、铜吊子、捂脚壶……
制作一个铜壶,需要7道工序,打形、焊接、雕花……每一道工序都凭借他的一双手来完成,既要心细,也要体力。
李明祥做的铜壶,壶底壶身平滑完整,看不到接合的痕迹。
这些手艺,都来自他的父亲。
“他父亲的手艺很好,打铜打了一辈子!我认得他几十年了,他人也蛮好。”邻居袁先生说。袁先生的家紧挨着李明祥的铺,算是“李记”两代人打铜生活的见证者。
李明祥说,自己打小就看着父亲一锤一锤地打铜,“手艺是看会的。”
不过,他毫不避讳地坦白说,自己当年并不喜欢打铜这件事,“父亲一再要我学,让我跟着他做,我才做的。”2000年父亲去世后,他全权接手“李记”,继续这门手艺。
订做一个铜壶价格约600元,打一口铜锅约500元。全部手工完成。“做一个差不多要两天时间吧。”他说,“不快点做不行,要生活嘛。”
嘴上说要快、要快,但李明祥的活很细,街坊们都很相信他的手艺。“你看,这些接口,接得几漂亮,这些边边,都是打磨又抛光的,这样用起来才不会刮破手。”一个街坊干脆帮他介绍了起来。李明祥不善言辞,在附近是出了名的。每每有人来访,路过的街坊都会主动帮他代言。
在他的铺子边,放着一个刚做好一个铜盆,这个要做多久呢?“这个额外还要焊接。”他边说边指了指盆上的一处焊接点,作为自己说法的证明。然后他略想了一下,说:“这个做好差不多要一天。”
听到这里,街坊大叔忍不住又插嘴:“他的一天跟别个不一样。一般人干8小时就算是一天,他24小时在这里做做做,也是一天。”说完,大叔忍不住感慨,“他这个人,就是太老实。”
在屋外挂着的成品
3
手艺即生活
跟着时代慢慢走
在武汉历史上,曾有一条著名的打铜街,兴盛期可以追溯到清代。其实,打铜街距离花楼街仅一个路口。当年,打铜街名头很响,被称“金窝子”,史料显示,宣统元年(1909年),全武汉800余家铜器店中,有700余家分布在打铜街及附近的几条街上。打铜街的工匠们将汉产铜器具的精品打进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还获得过一枚金牌。
不过,随着机械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铜器慢慢失去市场。李明祥说,在自己小时候,打铜街就已经不复兴盛。很多人离去,很多人转行。
打铜的人,得跟着顾客的需求来。他父亲除了能打铜,还擅长修补铝锅、铝壶、鼓子。
到了他这一辈,业务继续扩大,焊接、修电水壶、修高压锅、修各类配件都不在话下。他的招牌上,写的是“李记金属加工”。
即便如此,每天忙忙碌碌,最多挣个百把元,所得仅够生活。
修锅、换锅底,这样的事对不少人来说,已经是记忆里上一辈的生活。李明祥也很理解这些变化,他平静地说:“如果就是个普通的锅,坏了就花几十块钱买个新的,比换锅底便宜些。”
工业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可是很多修修补补的老手艺,也就这么慢慢地消失了。
对此,李明祥倒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感慨。毕竟“李记”的名气很响,常有人大老远找来,订制这样或那样的铜器。
“一般都是有特别用处的,必须要用铜做的,就会找过来。”他很淡然地说,“我是靠这个生活的,就做下去吧。”
(作者: 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