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两成校服有质量问题 成分含量造假裤裆常脱线

发布时间:2015-10-29 16:30:27来源:SRC-419

 图为:9月17日,武汉三中高中部的孩子领到校服

楚天金报讯 记者张军 通讯员钱学龙

10月20日中午1时许,位于青山区冶金大道上的武汉市红钢城中学内,十余捆校服散放在教学楼前。

楼内政教处办公室正在发生一场争执。武汉质检所抽样人员打开包装发现,校服中有以红为主色和以黑为主色的两款,按规定抽样数量应达到8套。生产企业人士称,这批校服是按学校预订量生产的,如抽足样品数,部分学生拿不到校服。最终,质检人员只抽了4套黑色校服,红色校服未能抽样。

今年7月,武汉市质监局再次启动中小学生校服专项检查,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召开校服新国标宣贯会。8月,武汉市质监、教育两部门提出要严格落实校服生产企业、学校“双抽查”制度。9月初,武汉市质监局开展今年中小学校服质量专项监督检查。楚天金报记者随访质检人员一个多月,发现不少已经发放的校服质量未经检验,而且在汉注册企业将校服生产环节抽离本地的趋势明显,使质监部门多次遭遇“无样可抽”的尴尬局面。

探访

“停产”工厂发现未检新校服

9月15日,在江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内一栋宿舍一层的门口,记者见到了万先生。同来的武汉质检所两名工作人员说,这里是江夏区育才服装厂,他是这个厂子的负责人。

这栋宿舍一层类似小区楼房架空层,只是加了外墙。屋内是间大厅,厅里架着一块大案板,显示这里是布料的剪裁处。万先生说,这家厂子隶属于江夏区教育局勤工办。根据勤工办要求,下一步将对外招标生产校服的企业,这处厂子不再生产校服,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记者问,以前缝制校服的地方能看看吗?

万同意后,走向一溜三栋宿舍楼最靠里的一栋,打开一层的大门,里面果然有多台缝纫机,蒙着布。

记者又问,这里生产的校服都发完了吗?万先生回答:“生产到4月份,向附近学校发了一些,还有一些库存,不过以前生产的都已经检测过了,都是合格的。”

质检人员提出查看库存的校服,并请对方拿出以前的质检报告。万先生再次拿出钥匙,走到三栋宿舍中间的一栋,打开一层的大门,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屋内堆满了尚未发出的新校服。原来这一溜3栋楼的一层全是该厂厂房。

万先生让人找来的质检报告显示,出具报告的时间是今年3月份,4月份生产的校服未检测。随后,根据他的指点,质检人员对4月以后生产的校服进行了随机抽样。

调查

武汉接单生产地却远离武汉

路易诗兰服饰武汉有限公司在此次专项检查中被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因其2014年生产的校服发放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所学校后,经抽样检测,检出了可致癌的芳香胺染料,被判为严重不合格。

9月中旬,汉阳区质监局赶去该公司提供的地址——汉阳区马沧湖路91号,未找到这家公司。

随后,质检人员在武汉经开区三中发现了有这家公司标签的校服。该公司称这些校服不是他们生产的,是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云松服装厂生产的。

而云松厂则称,其工厂已经停工,这批服装是委托随州市诺金达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

由于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实行属地管辖,对远在随州的生产商无法抽样,武汉质检人员只能空手而归,将信息反馈给主管部门。

无独有偶。9月16日,武汉质检所质检人员联系到武汉市德博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先生,希望到该企业抽检校服。意外得知,该企业的生产厂搬到了红安。

谢先生透露次日将有两批校服分别要送到武汉三中和武汉23中发放。

9月17日,记者随质检人员先后赶到两所学校取样。每所学校从校服运进到抽样完毕,均未超过1小时。质检人员称,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有校服发放,等校服发完,穿在孩子身上,就无法取样了,“校服抽检,学校的配合相当重要”。

在抽样现场,谢先生告诉记者,武昌、洪山等多个城区中小学校服的生产企业也都在外地。他说,校服价格低,外地生产成本也低一些。他说,他是温州人,在温州还开了服装面料厂,这样也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据武汉市质监局统计,2013年全市有23家本地企业生产校服,这次专项检查发现,仍在本地生产的企业不到10家。

背后

一公司垄断一个区25所中小学

东湖开发区的刘先生,是选择留守本地生产校服的老板之一。

刘先生透露,尽管社会上流传,目前武汉市中小学校的校服,家长可以参与招标自主定制,但实际上所谓的招标,就是“凭关系”。9月份,他参加了武汉市内外多场学校组织的校服招标,“没有关系,招标就没你什么事”。

当时,记者对这一说法将信将疑。

国庆长假过后,当记者从有关部门拿到近期发放校服的名单时,这份疑心却加重了。

这份名单统计了9月、10月发放校服的180余所中小学。其中,武昌区12所中小学、东湖高新区4所中小学的校服,由武汉青叶子服饰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汉阳区25所中小学,加上汉南区10所中小学的校服,均由武汉市德博服饰有限公司独家生产、供应。这都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武汉万达利服装厂,拥有黄陂区28所中小学、新洲15家中小学校服的供应权。

类似这样在各城区“垄断”供应校服的现象,在统计中非常普遍。

由于校服发放时间相对集中,企业掌握的订单越多越容易出现赶活的现象。文章开头出现的校服,为武汉市钢城育才服装厂生产(统计表显示对青山区14家中小学供货),记者注意到随机抽取的样品,在多处接缝处针脚歪歪扭扭,如果不是赶活,就是手艺太差。

据记者查询,上述统计并不完整,全市普通中小学数量近千所。未被统计进来的学校何时发放校服,无法得知。

该统计表未能明确学校具体发放校服的日期。当质检人员按图索骥,与生产企业或学校联系校服抽检事宜时,有些企业和学校不愿配合,总以各种理由回避检验。

数据

抽检26批次6批次不合格

10月26日,记者从武汉市质监局获悉了此次校服质量专项检查部分样品结果,合格率不高,只有77%。

据武汉质检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武汉市此次校服专项检查共抽到26个校服样品。其中,抽查6家生产企业的20批次产品,抽查3所学校6批次产品。

经检验,已经发现2家企业6批次校服不合格,主要为裤裆后接缝强度、抗纰裂强度,以及纤维成分含量等指标不合格。其中裤裆后接缝强度、抗纰裂强度两项指标,多与服装缝制工艺有关。据质检人员介绍,这两项指标不达标的校服,裤裆脱线、接缝处织物密度变稀的风险大大增加。此前有家长抱怨“校服不经穿”,多是这类质量问题造成的。而纤维成分含量,是生产厂家标注在成品服装标签上的,检验不合格说明厂家标注的纤维成分含量涉嫌造假,如本来不含棉,却标称含棉30%等。

据悉,武汉质监部门已经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校服,后续工作正在处理中。

记者观察到,武汉地区校服市场呈现的问题是,生产地逐步搬离武汉、供应集中到少数企业、校服发放时间难掌握,均不利于校服从生产到发放环节的质量监控。

记者随访一个多月才知道,除了9月,整个10月也是校服集中发放的时期,武汉校服专项检查还在继续,抽样也在继续,最终检验结果如何,本报还将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