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51万市民周六祭祀扫墓 人数同比降10万人

发布时间:2016-03-27 07:42:07来源:SRC-196

本报讯(记者陶盼 通讯员周钢)昨天,我市迎来首个清明祭祀高峰,全市14个经营性公墓共接待祭扫人员51万人,车辆4.5万台,2600余名民政、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人员在这些公墓担当志愿者。昨天,接待祭祀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扁担山公墓10.6万人,石门峰公墓7万人,玉笋山公墓5.5万人。

昨天是清明前最后一个周末。按往年的规律,是祭祀人数最多的一天。但昨天虽有51万市民祭祀亲人,但比往年下降不少。去年清明前最后一个周六,江城共有61万人祭祀亲人。而且,前往各大公墓祭祀的市民,大多选乘公共交通。“近年来,市民祭祀越来越理性,错时错峰祭祀非常明显,文明祭祀满江城。”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武昌区黄鹤楼街的张爹爹昨天来到扁担山祭祀父亲,他说,以前每次来回都得四五个小时,“现在坐地铁半个小时就到了。”

  交通

  金桥大道堵了一上午

  去黄陂可绕行机场二高速

  本报讯(记者梁爽 通讯员钱小军 董冠男)本周末是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又恰逢“楚才杯”作文比赛日,虽然市交管部门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但依然架不住洪水一样涌来的车潮。昨天一大早,各出城道路、各中小学门口就已经车流满满,不少路口出现堵塞状况。

  昨天上午8点多开始,金桥大道出城方向的车流就已异常拥挤,不到9点,车尾已经排到了竹叶山立交。这种滞留状况一直持续至昨天中午。昨天12时,根据武汉交警“大数据”发布的拥堵排行榜,后湖大道(姑嫂树路至金桥大道)、武汉大道(竹叶山立交到金桥大道)、塔子湖东路(后湖大道到盘龙立交)分列前三甲。

  如果已经堵在了竹叶山立交,如何突围?交管部门介绍,如果还没有错过匝道,不妨在高架桥上“绕个圈”,往姑嫂树立交行驶,再通过机场二通道出城或者前往黄陂,机场二通道的通行条件非常好,完全不用担心堵车。另外,去往黄陂的车辆还可以绕行武麻高速汉口北方向。

  518路发车间距缩短至3分钟

  清明期间公交将开扫墓专线

  昨天,汉口金桥大道通往岱山方向沿线迎来出城扫墓高峰。从黄浦大街到刘店收费站出城车辆排出数公里长队。当天,武汉三镇各大出城主干道清明扫墓车辆排长队现象随处可见。实习生陈冰倩 记者金振强 摄

  本报讯(记者胡蝶 通讯员卓利华)昨天,公交扫墓客流较上周明显增多,通往墓区的公交线路增加运力,并在地铁站增开短途车,摆渡乘客至墓区。

  由武昌火车站开往石门峰墓区的518路,双休两天加车10台,并加密车距,将平常5分钟车距缩短为3分钟。同时,为疏散光谷地铁站出来的扫墓客流,公交安排20台车,开通短途摆渡专线,由鲁巷到石门峰。

  对于没有常规公交线路和地铁到达的墓区,市民可选择在清明节前往,清明节三天假日期间,公交将开通扫墓专线通往各墓区。

  单日客流破3万人次

  地铁永安堂站四个站口两进两出

  本报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昨天,轨道交通4号线永安堂站单日客流达到3.1万人次,是平常客流的五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

  昨天上午,记者在永安堂站看到,扫墓人群近一半为老年人,部分乘客还坐着轮椅。该站从附近站点抽调14名值班人员,专门设置垂直电梯岗,指定专人护送此类腿脚不便的乘客进出站,并增加了进站闸机和引导购票的值班人员。工作人员提醒,设在B出入口站外的垂直电梯,随时方便老年人等有需求的乘客使用。

  永安堂站值班站长丁思聪介绍,该站昨天启动了大客流预案。以往可以自由进站的A、B、C、D四个站口,则采取A、B口只进,C、D口只出的单循环的客流组织方案。

  错峰

  石门峰入园人数 同比下降一半

  本报讯(记者李爱华 通讯员严浩)昨天,2万多市民冒着淅沥春雨来到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祭扫亲人,入园人数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相比往年,市民逢周末集中出行扫墓方式明显降温。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在石门峰陵园看到:园区内祭扫车辆井然有序,并未发生拥堵;不少市民手捧鲜花上山,步履轻松。从汉口开车前来的刘先生称:他们一家三口早上7点出门,一路上畅通无阻,40分钟便开到了园区。“没想到会这样顺利,上山后人流也不多。”刘先生说。

  在园区售卖祭品的吴女士说,进入3月份后,前来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现在来扫墓的算是“晚来”的了。

  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企划部负责人称:截至昨天下午,入园的人数为2万余人,这个人数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

  服务

  在世时就安排好身后事

  “生前契约”现身墓区应者寥寥

  本报讯(见习记者姚传龙)昨天上午,许多前往扁担山公墓扫墓的市民发现,一款名为“生前契约”的产品宣传点出现在墓区大门附近。

  生前契约是一份生前预订去世后服务的礼仪契约,依照个人习惯、喜好提前规划墓穴位置等后事,由专业公司提供完整服务,产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至75岁之间的老人。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身后事,产品还包括远程直播追悼会,电子扫墓等服务。”工作人员表示,费用在万元左右,一次性收取。

  工作人员称,生前契约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在武汉推广。截至昨天中午,已经有80多位市民进行过咨询。武汉晚报记者见到了一位前来咨询的老人,他说自己的身后事并不想麻烦子女,所以前来了解。不过,也有市民对服务质量、老人接受情况等表示怀疑。

  用另外的方式延续生命

  9位市民达成遗体捐献意向

  本报讯(记者李爱华 通讯员严浩)昨天是武汉市第10个遗体捐献者纪念日,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鲜花簇拥,有9位市民现场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69岁的卫瑞云专程前来祭奠自己的女儿刘蕾,她抚摸着纪念碑上女儿的名字眼含热泪。47岁的刘蕾因患乳腺癌,今年3月10日去世,卫瑞云在女儿最后时刻代表她签署了捐献协议,刘蕾的一对眼角膜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了光明。

  市红十字会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人数累计达8358人,15年来平均逐年递增30%。昨天上午,市红十字会在纪念碑前开展捐献咨询活动,有9位市民现场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