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电视问政第二场问出“黑色幽默”——家住长江边,为何吃不上自来水

发布时间:2017-07-19 07:15:01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谢慧敏 成熔兴 胡弦

家住长江边,却喝不上自来水,酷暑里吃饭、洗澡都成了奢求。昨日,武汉电视问政第二场关注“四水共治”,曝光一批老旧社区“吃水难”。

设备老化致老旧社区吃水难

问政短片曝光,江岸区育才街育才三村是个老旧社区,一到用水高峰期,五楼以上住户基本上就没水可用,吃饭、洗澡都成了奢求。小区楼顶原本配有水箱,但年久失修,水箱盖子也没了,水质堪忧。

武昌区粮道街白土塘小区是武昌区房地公司1998年修建的还建房,现有居民436户。四栋楼房原本共用一个二次供水转压泵站,一直由区房地公司管理。后来,因运营成本无法负担,泵房交由社区管理,最终因年久失修而被废弃。

粮道街办事处负责人说,该街道今年将改造11处、20余个泵房,但白土塘小区不在该范围内,何时能改造尚不得知。小区居民陈爹爹说,“住在长江边,走几步就到长江了,却没有水喝,完全搞不懂。”

因为要拆迁,供水设施无人管

洪山区关公社区因缺乏二次供水转压泵房,导致高层用户无水或水压低,用水难长达五六年。为此,武汉市自来水公司武昌供水部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向洪山区发函,希望将小区列入二次供水改造计划,但迟迟没有收到回复。

短片中,面对问政督察员,洪山区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复得“底气十足”:“该小区已纳入卓刀泉二期城中村改造,今年9月30日要挂牌的,要拆的。”

因为要拆迁,所以居民吃水问题就不给解决?问政现场,洪山区区长林文书给该官员打了60分,“态度生硬,不为民着想。”

他表示,过去两年,洪山区已拿出3300多万元改造一批老旧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像关公社区的问题仍未能解决,原因多样,“但绝不能说要拆迁,居民就不用水了,关键还是区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不够。”目前,洪山区已组织供水部门对该小区采取临时加压措施,暂时解决二次供水问题。

“群众工作难做”成了挡箭牌

武汉市水务集团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主城区日供水能力为385万吨,实际用水量310万吨,富余约20%,并不缺自来水。造成上述社区吃水难的关键,是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推进缓慢。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是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全国性社会管理难题。2015年,武汉市出台《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及相关改造方案,明确各区为改造主体,但因改造涉及供水企业、社区和业主等,协调工作难做,导致建设程序难以完成,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以武昌区民主路安装社区为例,该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就卡在资金上。因为整个改造过程涉及泵房建设、管网布设、水表入户等,这笔钱若全由政府掏,财政压力太大;若由居民参与出资,又常“众口难调”,1至4楼住户不愿出钱。

今年,武昌区有34个项目列入二次供水改造计划,但截至6月15日仅完成年度任务的23%。武昌区区长刘洁表示,改造工程只需3个月工期,主要卡在前期沟通协调上,导致进展缓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认为,把改造缓慢的原因推给群众显然不合适,“不是这届群众不行,而是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不行。”她认为,相关部门应引导群众积极协商,问计于民,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更好更快地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不能再让市民守着长江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