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福清市宏峰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建有1万平方米鲍鱼苗孵化池,年产2000万粒鲍鱼苗。图为技术负责人林凡东向记者展示鲍鱼亲本。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 姜月波 张爱虎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兴衰荣枯,资源的辗转腾挪,由市场说了算,那是“肯定”的。
但并不排除政府有自己的“选择偏好”,对战略新兴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施以援手,是政府职责所在。
尤其对农业这样的弱势产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政府都无一例外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一号文件”为中国特有。上行下效,几乎各地政府每年也都来一个“一号文件”,只是文件精神“落地”参差不齐。
应该说,政府真要重视一件事,会有很多操作手段,而“应付”起来,同样的精神,操作空间也会很大。当然,我们期待的是前者。
济宁亩均投入为仙桃的7.63倍
在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七村,现代渔业基地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硬化道路、衬砌护坡、统一看护房、电力配套。这个980亩的标准化生态化池塘新建区,投资1000多万元,加上改造老渔池750亩,总投入超过2000万元。作为农业项目,这样的投资力度,这样统一的高标准建设,令人眼睛一亮。
这样大手笔,在济宁市并不罕见。济宁市渔业局局长申万民介绍,为发展生态渔业,市政府通过预算规划,每年列支专项资金3000万元投入池塘改造,2018年后将增至5000万元;省长环保基金列支7500万元。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奖补资金、品牌建设奖励资金、增殖放流资金……一笔笔资金累加,济宁市渔业局2012年争取的部、省级财政项目资金,高达24338万元。若按养殖水面平均,济宁渔业的财政投入资金亩均275元,约是我省的5.6倍。
我省重要的水产大市仙桃,水产面积92万亩,略高于济宁。2009年至2012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250万元,地方配套投入资金近9000万元,合计约13250万元。以此算账,济宁的亩均投入,约是仙桃的7.63倍,资金投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江浙沪政府每年渔业设施投入25亿元
在福清,当地渔民投资兴建设施渔业,实行反季节保温养殖南美白对虾,该市海洋与渔业局每年拿出800万至1000万元进行奖励扶持,对重点企业或合作社的补贴,平均每亩达到800元至1600元,对加工企业的补贴甚至达到总投资的30%。
权威调研资料显示,除了中央的各类渔业项目补贴资金外,江浙沪等地政府每年拿出25亿元,用于渔业生产设施改造,加快渔业现代化步伐。仅昆山市巴城镇武神潭村,为解决进排水分离、渔业设施改造,每年昆山市政府补贴资金3000万元到该村,已连续补贴3年。
浙江省每年财政安排资金实施“百万亩养殖塘建设工程”、“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仅“百万亩养殖塘建设工程”5年累计投放资金22.6亿元(其中财政投入5.55亿元),完成标准池塘改造128万亩,渔民年增效益近12亿元,成为“十一五”期间深受该省广大渔民欢迎的一项富民惠民实事工程。
外省政府之所以重点扶持水产业,因为大家都明白,水产业在农业中比较效益高,为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多投入。
多年来,我省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稳定在12%以上,水产业用占全省不到4%的土地(鱼池)资源,创造了超过10%的农业财富。26个水产大县的渔业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鄂州、洪湖、仙桃等主产区渔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
真重视渔业,会有很多支持手段
也许会有人说,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十分雄厚,远非我省可比。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不过,有两点确实值得学习,且易于落地。一是补贴的重点放在新兴渔业主体,如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扶持见效快,示范带动作用强。二是抓落实雷厉风行。当日,微山县渔业局负责人介绍完情况,立刻动身赶往鲁桥镇七村的建设现场督办。他介绍,微山县政府狠抓设施渔业建设,每月现场督查评比一次,让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渔民受益,如同我省当年强力推进仙洪试验区建设一般。
在大农业中,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渔业份额较大,也是农民致富见效最快的一项产业。各地政府尤其江汉平原地区县市,对渔业这块理应相当重视。只是认识上去了,政策明晰后,关键还要有行动。政府负责人一定要把现代渔业发展当个大事来抓,不光是资金支持,工作部署督办也要跟上来,一年扎扎实实抓几个项目,持之经年,相信会别有天地。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