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袁晓燕(左)搀扶老人,她说这条路自己要走很久、很久。 摄影:张朋
荆楚网消息 记者 董育雄、刘申、童湛 通讯员 张家翔、魏丹、孙四海
袁晓燕远在深圳定居的父母,不知道她在医院每天要与接近人生终点的孤寡老人打交道,处理大小便失禁、反复呕吐、重度压疮是家常便饭,还要为他们清洗身体、换药、翻身、处理大小便、喂饭喂水;也不知道女儿要为病逝老人洗净身体,化妆,换衣;更不知道在这里,岁月是如此无情,没过几天就有人离开,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送走了三四位老人……
“为什么不愿告诉家人呢?”3月28日,面对记者的问题,袁晓燕说:“老人都不太愿意我接触一些生死方面的事情,觉得不好,告诉他们反而徒增烦恼。低调一些有什么不好呢?”她告诉记者:“我也相信,冥冥中那些离开了的老人也在保佑着我和我们医院。”
对于袁晓燕的成长,院领导和熊春娥主任看在眼里,喜在心里。7年里,她多次被湖北省荣军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星级护士”,先后被湖北省慈善总会评为“优秀志愿者”,被武汉市洪山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第九届洪山地区优秀青年”、“三八红旗手”、“洪山好人”等荣誉称号。而她更在意的是被老人们心中的那个“慈宁天使”,那个整天在身边带着笑脸,似乎从没任何烦恼的“小姑娘”。
被袁晓燕感动的,可不仅仅是身边的老人们。“这是一个生者为即将世者服务的岗位,是付出了努力而无法挽留生命的工作。她在人生即将终结的服务对象身上感悟到了人生的美丽和生命终结的那份尊严,她在感动中产生热情,并发疾病,她克服了恐惧,克服了自我,而我们在被感动中懂得了生命的态度。袁晓燕,我们民政人的骄傲,我们这个社会的骄傲!”湖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即席一番话,为他心目中的“最美民政人”袁晓燕做了一个精彩的注解。
3月28日,在湖北省民政厅召开的表彰座谈会上,彭军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但现实社会中,我们更习以为常的是面对生命诞生的“皆大欢喜”,很多人对“逝去”避之不及。应该说,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仅要认识生的意义,也要理性认识逝去、对生命终结的尊重。湖北省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936万,占全省总人口16.05%,“未富先老”的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突出。如何为老龄社会中这些孤寡老人、五保老人,提供满足他们有尊严逝去的服务项目,让生者和逝者在活动服务项目当中互相懂得生与死的关系,“善莫大焉”。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晓燕的事迹可亲、可敬、可学、可复制,她和她的伙伴们在特殊而又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
会上,记者还了解到,湖北省民政厅已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向袁晓燕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中说,“7年来,她坚持护理照料生死边缘的重症患者,想方设法满足临终老人的未了心愿,为逝去的孤寡老人化妆送终,陪伴和帮助322名老人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过生命的最后旅程……广大民政干部职工要以袁晓燕同志为榜样,切实树立现代服务理念,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创先争优,大力推进全省民政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务实现代民政作出新的贡献。”
专家点评
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朱训集:袁晓燕同志身上体现的这些精神和情操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追求,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她用直觉的坚守默默践行着真善美,默默诠释着敬业、友善、诚信,无声地滋润着身边的道德土壤,弘扬着时代新风。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袁晓燕同志和她的团队所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个人的精神奉献,他们的奉献不只是在临终关怀上,这里构建了医护与老人的温馨关系,在医护人员与老人之间搭建了心灵互动的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晚年的幸福生活和人文关爱。
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长张勇:袁晓燕同志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同时也是勤奋敬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模范。袁晓燕同志是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普通的护士,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事迹十分感人,是我们身边的典型,可信、可敬,也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