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通讯员 樊其燕、李淑文、梁翠华)今年以来,樊城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现状,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降成本、优服务”的理念,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三轮驱动”齐头并进,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上半年工业经济保持“开局良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增长12.7%
上半年,樊城区118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同比增长12.7%,较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9.3%。
工人在检验零部件产品质量。 通讯员 张沛 摄
今年以来,湖北诺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足马力生产。该企业是以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智能工业装备研发制造为主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核心制造技术。2019年,该公司新投入资金5000万元,引进4条专用生产线,生产高科技产品。
在襄阳“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工人正在安装调试大数据服务器机柜。通讯员 张沛、黄巾 摄
据了解,襄阳“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引领高新研发人才及“互联网+”专业技术人员落户樊城。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提供科研创新平台等方式,引导樊城工业、农业、服务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转型升级。
汉江重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在调试新投产的高铁专用造桥机。 通讯员 张沛 摄
装备制造业强动力
6月28日上午,大雨倾盆,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二期联合厂房内热闹非凡。经过一年紧张建设,二期联合厂房顺利竣工并投产运营。
作为新建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项目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主要产品定位为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等各类基础设施施工设备、地铁出渣配套设备。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每年新增产能4.3万吨,年产值新增5亿元。
汉江重工二期联合厂房的建成投产,将对樊城培育和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作为今年入选的省级重点项目,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民用航空座椅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机加综合厂房、装配厂房、外观件加工厂房、科研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商用飞机旅客座椅50000座、维修及部附件4000台套、机组及特种座椅500座、客舱设备350台套的生产能力,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支撑。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湖北中科山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全区已有高端装备制造业19家,襄阳科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襄阳蓬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成为新进规企业。
此外,樊城区还紧紧围绕承接沿海地区智能制造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建设楚商装备制造产业园、温州小微产业园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入驻发展。
在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现代服务业增活力
樊城将全力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樊城区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樊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6月底,樊城区与中天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施营社区举行。项目的正式签约,标志着中天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组建项目正式落户樊城。这对于樊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樊城通过充分发挥主城区、商贸大区和樊西市场三大优势,支持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引进一批国际国内名店、名企、名品落户樊城,打造区域性时尚购物之都,提升樊城商贸辐射带动力;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目标,积极引导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在围绕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目标中,全面铺开汉江北岸沿线、长虹路沿线、人民广场商圈改造和内环路西线总部商务区、樊西综合物流园等规划建设,新引进商业保险类金融机构1家。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75亿元,占GDP比重52%,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80%以上,现代服务业活力剧增。
文旅产业添魅力
今年3月,关圣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这也标志着以三国关圣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小镇正式落户樊城。
该项目建设面积约1500亩,总投资80亿元。项目将按照功能分区建设三大主题文化区,分别为古镇文化核心区、繁荣市井区和文化休闲度假康养区,通过打造关圣广场、水淹七军古战场、关圣皮影工坊、九街十八巷、百草堂等核心项目,再现襄阳28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底蕴。该项目将打造集展现城市个性与历史文化内涵于一身的精品文旅小镇,建成后,将成为襄阳城市会客厅、鄂西北旅游集散地和城市新名片,进一步丰富襄阳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樊城区按照立足资源、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的原则,确定了樊城旅游发展总体呈现“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重点念好“古、农、水”三字经,打好“汉江、米芾、会馆”三张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精心培育具有樊城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高标准推进汉江旅游风光带、米芾书法文化旅游区、老樊城商贸文化旅游区、太平店牛首生态旅游区等“一带三区”的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教育”等新型业态,做好融合发展文章。目前,樊城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已达34家,文旅产业魅力不断提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