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张凌、王世翠)农场里,成群的白鹅在桃树下觅食;山坡上,风力发电机的风轮飞转,牛羊自由嬉戏;农户家中,黄澄澄的玉米、金色的稻谷、火红的辣椒、雪白的棉花堆满仓;火龙果种植基地里,采摘的游人络绎不绝……10月12日,秋日的襄州区峪山镇泉眼村,满眼都是美景。
但在多年之前,泉眼村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基础建设落后,几乎没有产业。泉眼村的变化正是襄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区找准穷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奏响奋进的脱贫致富曲。
强造血、巧滴灌。扶贫开发,重在精准,精准扶贫不是一阵风,必须切实地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区扶贫办主任代先运说:“这就需要在扶贫工作中找准穷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变‘漫灌’为‘滴灌’,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
今年47岁的李光明是石桥镇李百户村二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结合李光明的实际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李光明规划了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的路子。当年,李光明养了2只羊,种了4亩起垄花生,但因不懂养殖技术,养的2只羊死亡了。扶贫工作队总结经验之后,找来技术专家从养殖品种选择、喂养方式等方面对他进行全方位系统指导。经过精心指导,李光明掌握了养殖技术,饲养、繁育、打针样样精通。如今,他养了7只羊、50多只鸡,种植的4亩起垄花生每亩享受国家补助220元。妻子享受到每年医疗补助2000元,女儿享受每年学生补助2000元。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分类推进、精准破题,脱贫好声音响彻襄州大地。黄集镇董王村成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10户贫困户在采摘园务工;峪山镇积极引进秸秆编织草绳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毕岗村3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让贫困户实现了自己造血持续脱贫……
2019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资金2840万元,扶持发展了“一主(起垄花生)、两特(黄龙冬桃、程河柳编)、三优(土豆、蔬菜、畜禽)、多元(艾蒿、食用菌、南美对虾、稻虾共作等)”多个特色产业项目。
针对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及蔬菜等产品,该区鼓励引导当地有产业发展愿望和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扩大种植面积,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14人,领办创办项目626个,带动2656户贫困户增收。
此外,该区大力支持正大、鲁花等农业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面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订单产业模式,推动企业、合作社到农村布点,实现车间到村、就业到户、增收到人。目前,全区共有合作社1312家、家庭农场488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78家、种植大户915家,累计带动9155户贫困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