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 通讯员 龚波
在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医生们用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采用娴熟的操作手法,外加一双“鹰眼”,在黑白屏幕上开始“地毯式”搜查,直至锁定目标。这就是超声影像科,它是临床医生的“眼睛”,也常常是患者的第一道检查窗口。
10月23日,湖北省卫健委现场评审并公布了2018年超声影像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集中答辩项目名单,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以1118的高分荣获全省超声影像科现场答辩第一名。消息传来,襄阳市民与医学界人士都认为实至名归。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组建于1982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襄阳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超声专业领军者。该科还是襄阳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襄阳市首批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湖北医药学院教学基地、湖北医药学院及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2016年以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王瑜博士等人的加入,为科室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科医教研再上新台阶,成为襄阳乃至鄂西北地区一张响亮的名片。
一双“鹰眼” 探寻病灶
王瑜现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负责人,管理着有60余人的超声科团队。厚边近视眼镜,齐耳短发,一身洁白的工作服,动作干练,语速飞快,记者见到王瑜时,她正在主持一例心脏疑难病例诊断。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面前,她讲述了发生在这个科室里的故事。
李女士怀宝宝7个月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未诊断出心脏方面存在问题,第一次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做胎儿产前超声畸形筛查时,首诊医生发现宝宝心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便立即为她开通绿色通道,为宝宝进行专门的胎儿心脏彩超专项检查,最后诊断主要问题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到报告后,李女士慌了,直接奔赴武汉某医院复诊,结果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的诊断一致,而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报告更加详尽。在后期的诊断中,李女士坚定地选择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并于2018年10月10日在该院产科顺利分娩。为了感谢王瑜所带领的产科亚专业组在诊断过程中给予的专业性建议及温暖的情绪安抚,出院后,李女士送来了两面锦旗与一封感谢信。
“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治疗,用不用做手术,做什么方式的手术,都需要准确的影像检查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像检查是治疗中的一个十字路口,决定着下一步的治疗方向,也关系着患者的命运。”王瑜告诉记者,简单的超声检查几分钟就能搞定,复杂的要花半个小时以上。超声科作为临床治疗的“眼睛”,要为临床医生提供最精确到位的诊断,必须时时保持专注。“病灶像是‘地雷’,医生要用手里的探测器把‘地雷’探出来,探不到就是漏诊,就没办法给患者交代,责任非常重大。”王瑜说,他们眼前的黑白世界,决定着患者的喜与忧。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在该院副院长尹家保的带领下,于2008年被评为医院首批省级重点专科,之后连续通过复评。王瑜说:“副院长尹家保做了很多工作,为超声影像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牵挂着超声影像科的患者,每周都主持科室会诊,有时候因为患者太多,加班到很晚。”
为了将影像诊断工作做精、做专,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坚持专科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该院超声影像科还组建了产科组、胎心组、妇科组、心脏组、甲乳组、介入组、血管组、腹部组、造影组、儿科组、教学组、科研组等十二个亚专业组,为学科的深入、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部分亚专业组,如妇科组增加了盆底超声、宫腔三维、生殖医学超声、输卵管造影等子专业。
一间房,一张床,一台仪器,这是很多人去医院做超声检查时的印象。在王瑜诊室里,记者发现,整个上午,王瑜和她的报告文员未喝一口水。“你们不渴吗?”“渴啊!但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我们中途很少离场,也很少喝水,就怕上厕所离开椅子。”王瑜说。科室平均每天检查量在500至600人次之间,规定的下班时间是17:30,但是在超声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天看门诊的病人,不管来多少,都要检查完再下班。这个周末,王瑜和科室专业骨干要前往保康县人民医院开展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在王瑜看来,这支年轻的超声科团队特别团结,懂得为科室奉献。科室人手不够,团队的成员从不轻易请假,有的甚至连续十几年放弃公休假,几个月连续工作是家常便饭。
常常盯着屏幕,长期坐在不透气、不见阳光、昏暗的房间里,加上不运动,许多超声科医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综合征、腰肌劳损、肾结石和光敏性皮炎等。32岁的刘恒医生去年不慎摔倒造成骨折,在医院处理后,来不及休息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每次看到科室同事为了工作拼命付出,我都特别感动,我们这个团队真是一支奉献的团队。”王瑜深情地说。
科研教学 硕果累累
王瑜201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博士学业,师从我国著名的超声心动图专家——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谢明星教授,研究方向是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和基因家系分析联合研究。王瑜完成博士学业后,被指派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修胎儿心脏超声医学。
2016年10月21日,王瑜永远记得这个日子,这是她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第二天。也就是在这天,王瑜确诊了两例临床罕见的先天畸形——右房异构综合征。有感于超声在筛查先天性畸形方面的重要性,王瑜萌生了建立超声实验室的想法,希望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铸型技术指导临床,提高超声医生整体诊断水平,降低襄阳乃至整个湖北地区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说干就干,王瑜找场地、联络科研人员,各项研究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创业者来说,有很多的艰辛。”王瑜说,她研究的项目是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铸型与基因家系分析,目前在国内外还处于领先水平。在只有20㎡的房间里,王瑜做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有时连续几个月奋战在实验室。是金子,就总会有发光的一天。终于,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一个400㎡的超声生物医学实验室于2016年12月成立了。
在实验室发展壮大的同时,王瑜未曾忘记自己的初心——用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指导临床。她通过建立志愿者培养制度、标本捐赠制度、实验定期培训学习制度,吸引优秀的志愿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提高实验室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王瑜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等10所大学的近30多名志愿者先后来到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成为湖北省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被襄阳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国际妇产超声年会、中国香港心脏病专科年会,扩大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的影响力,各项研究成果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自2015年开始担负着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三年的时间里,共培养了5名研究生以及数百名临床、影像本科生。超声实验室成立后,与超声影像科共同肩负着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本科生教学、志愿者实验研究、论文指导、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工作,为超声影像科和超声生物医学实验室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看到王瑜整天忙得停不下来,很多人都问她累不累。王瑜莞尔一笑,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本不会觉得累。
创新服务 温暖患者
患者比肩接踵,秩序有条不紊,环境清新明亮。每位前往超声影像科检查的病人都有一种舒心、贴心的感觉,不仅因为医生的微笑服务、轻言细语,更因为每个细微处都体现着医生对病人的关爱。
王瑜说,虽然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是根本,但作为服务窗口,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更能体现出文化素养与精神面貌。秉承患者至上的理念,王瑜技术、服务两手抓,将医生定期派出去进修的同时,也将前台引导、文员等派出去学习。“患者来医院检查是很紧张的,我们希望用温馨服务、文明礼仪缓解他们就医的紧张、焦虑情绪。”
为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近两年来,王瑜在超声影像科的制度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临床定期调研制度建立后,超声影像科定期与临床科室开展交流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持续改进服务。之前,有的患者从较远的地方过来,但有可能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接受检查,非常不便。自前台管理制度建立后,超声影像科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王瑜将学者的严谨与细致融入科室日常管理中。自2017年管理科室以来,王瑜在全科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机制,将科室业务学习、晨会、仪器保养、库房管理、会诊、带教等数十项指标融入管理内容,形成一套全员参与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的运行模式。“这套模式不限条件,不唯学历,不唯经历,人人都是科室管理的主人翁,激发了科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王瑜说。现在,该科室工作由“要人做”变成“主动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大美襄阳,大有可为。王瑜称,身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在外求学经历使她更深地理解了襄阳人的淳朴和善良,作为一名医生,她将终其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的进步,用面前的小荧屏,用自己的爱心与真心,书写市民健康的新篇章。
(作者: 编辑:卢静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