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频道头条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起跑,奔向“一极两中心”目标
发布时间:2018-01-30 08:33:47来源:襄阳日报进入电子报
  全媒体记者闵葆华
 
  又是一年盘点时。1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我市经济“大考”成绩单。
 
  这是一份争先进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成绩单——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64.9亿元,跨越40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总量居全省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高新区综合实力进至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31位,枣阳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均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保持一股提质奋进的精气神
 
  2017年7月底,市委书记李乐成带队赴北京参加了北京(襄阳)投资环境说明会和“天下楚商话襄阳”活动,在活动期间拜访了一批重点企业,签约、对接了一批项目,有力地推介了襄阳。12月13日,时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郄英才赴上海、江苏开展招商工作,有力推动新能源客车和汽车安全系统等项目落户我市的进程。2017年,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共拜访企业2759家,外出天数2436天,平均每人每月外出招商6.2天。
 
  这一年,全市干部群众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增强改革创新第一动力,“一极两中心”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
 
  这一年,全市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决策、省委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发展的方向明、路子对、效果好。
 
  这一年,全市干部群众时刻保持“排头兵”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把提质增效、奋力领跑的使命履行好担当好,改革创新不畏难、转型跨越步子快。
 
  这一年,全市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坚定不移地把群策群力干事业、上下同欲求发展的局面巩固好发展好,发展共识越来越多、建设力量越来越大。
 
  这一年,全市干部群众学思践悟“生命力”的深刻含义,坚定不移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好践行好,发展有了温度、福祉有了质感。
 
  这一年,全市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性自觉,坚定不移地把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好履行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动员力更加强大,各项事业发展有了坚强政治保证。
 
  “襄阳楷模”汇聚建设“一极两中心”的正能量。风神汽车公司总经理贺永志带领风神汽车再冲高峰,推动东风日产奇骏车型落户襄阳,启动了天籁车型的新一代改型,为全市汽车产业升级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桂生,将一个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特困企业,发展成为年产值数亿元、年均纳税超1000万元的中型企业。
 
  运筹帷幄 稳字当头
 
  “稳”体现在运行态势上,经济增长处于平稳区间。
 
  看农业经济,粮食产量连续六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畜牧业生产由降转升。
 
  看工业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之中保持了平稳增长,高耗能产业增幅同比回落,高端产业、绿色产业加快发展。
 
  看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民间投资活力回升。
 
  看消费市场、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增长,新热点不断显现。
 
  看总量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跨越40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超过2000亿元。
 
  看三大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4%,保持在温和区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城镇新增就业12.6万人,比上年增长5%。
 
  奠定发展新优势
  成绩单鼓舞人心,成绩单是干出来的。
 
  这一年,实体经济回暖向好。我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57.4亿元,兑现惠企资金超过10亿元。促进银企精准对接缓解融资难,全年新增贷款240亿元,贷存比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为75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稳定职工岗位11.9万个。
 
  这一年,一批企业跃上新台阶。全年工业技改投资668.4亿元,同比增长51.1%,93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95个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6家企业成为全省智能制造试点,风神汽车产值突破330亿元、创历史新高,中航机电成为百亿级企业。“襄阳云谷”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服务企业1.8万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5%。古隆中5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旅游委验收。在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国有机谷”建设中,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5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08.1万亩。我市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总数居全省第一。
 
  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品牌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它们的数据,显示出经济的健康状况。
 
  看招商,形势喜人。全年招商引资实际投资额突破2400亿元,新引进投资过5亿元项目218个。
 
  看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二。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136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6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8.1%,其中3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7%。2017年省委、省政府督办的3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4.3%。12个投资10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7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
 
  看品牌建设,我市成为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地理标志商标数量居全省第一;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3家,达到29家;骆驼集团连续五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