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频道头条

让群众的精神食粮更富足——枣阳扎实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发布时间:2018-07-12 09:01:50来源:襄阳日报

  通讯员 林万平 高红霞 全媒体记者 王非 董子川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月6日,记者来到枣阳市环城办事处双庙村,刚走到村口,就看到了这样的标语。

  近年来,枣阳注重突出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扎实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对照标准,开展创建

  双庙村曾是枣阳有名的贫困村,如今这里却变了模样: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满眼可见的是绿色。“我今年八十岁了,啥也不愁,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村里还装了太阳能路灯,环境特别美,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正在村里遛弯的蒋运德老人笑着说。

  双庙村临近枣阳城区,村负责人鼓励村民进城务工提升收入。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特色大棚农业,助农致富。

  不仅要物质富,还要精神富。

  双庙村统一规划村庄建设,组织文艺能手在建筑外墙上手绘数十幅以“乡村记忆”为主题的彩画。补锅、推磨,走街串巷的货郎、挑着担子的剃头匠……一幅幅墙体彩画留住了乡愁,充分体现了乡土文化。

  此外,该村还扎实推进文化小康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八个一”创建,把“勤、俭、和、孝、善、净、美、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出来。

  双庙村只是枣阳推进文化小康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开展文化小康建设以来,枣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围绕用文化“明灯”点亮全面小康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村庄特色,融入乡愁元素,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不断延伸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乡村15分钟文化生活圈”。

  2017年,该市财政投入近600万元,在298个村开展文化小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精心组织,有力推进

  襄阳市文化小康建设培训会后,枣阳迅速启动文化小康建设工作,专题研究出台了《枣阳市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乡镇文化站、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明确市、镇、村三级目标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全市566个村(社区)三年建设计划一目了然。

  枣阳精心整合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全域乡村旅游等资金,用于文化小康建设。该市财政按村平2万元预算,“以奖代补”配套596万元资金用于文化小康建设,并为通过考核的276个村兑现奖励资金552万元。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枣阳打造了琚湾镇文化站、吴店镇肖湾村、环城办事处双庙村3个市级示范点,并以此推动每个镇办区分别建1个至2个示范点。为及时交流创建经验,该市还建立了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微信群,晒亮点、比进度;编发文化小康建设工作简报21期,宣传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整合资源,彰显特色

  紧扣村党群服务中心“七个一”和乡风文明建设“八个一”标准,枣阳充分利用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小康建设工作中,做到一村一特色。

  吴店镇肖湾村依托刘秀文化和中兴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村;北城办事处东园社区围绕“孝”文化,打造了全省第一个“孝心村”示范点;杨垱镇桃园村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市镇火青村成为红色旅游示范村。

  整合资源,建好文化惠民中心。2017年,该市整合“以奖代补”资金120多万元,新建随阳管理区综合文化中心;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扶贫等资金200多万元,完成王城镇、七方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同时,大力配套建设图书(电子)阅览室、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广播应急设施等,组建农村文化活动队,让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越来越丰富。

  拓宽思路,补齐“三馆”建设短板。去年初,该市将文化馆、图书馆纳入全市“七馆合一”PPP项目建设。目前,规划用地超过2.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投资25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建设。

  2018年,枣阳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完成140个村(社区)建设任务,新建车河管理区、环城办事处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力争全市有12个镇办区迈入“文明镇”行列、212个村(社区)通过“文明村”初审、80%的村(社区)建起规范的乡风文明理事会,让文化“明灯”照亮发展之路。

(作者:  编辑:于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