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频道头条

打造出美好宜居家园 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2018-12-29 08:58:27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 严俊杰

  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款款走来,历经2800年风雨的襄阳,如今正乘着改革发展的春风破浪前行。

  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支持襄阳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历史选择了襄阳,机遇更青睐襄阳。

  在新时代的起点处,襄阳通过抢抓机遇接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襄阳,将给市民一个更具魅力的美好宜居家园。

  向发展要动力生态宜居彰显城市魅力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1000多年前,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描绘的鱼梁美景,与今日的鱼梁洲几无异处。

  可由于定位不准、开发品质不高,多年来,鱼梁洲发展一波三折,项目建设迟迟没有实质性突破。“与其说这是在‘守望’,不如说是因为‘彷徨’。”今年6月5日,市委书记李乐成在鱼梁洲调研时要求,鱼梁洲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从摇摆不定的思路中走出来,围绕“城市绿心”做好实践文章。

  方向已定,目标清晰,鱼梁洲党员干部迅速撸起袖子、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打造“城市绿心”。

  12月26日,被誉为鱼梁洲“黄金岸线”的环岛景观带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已经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新建道路工程16000米、堤顶路4.1公里,服务驿站完成总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今年前11个月,新增约18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传寨表示,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休闲、健身提供良好环境,还将为襄阳市举办自行车赛、马拉松赛提供有利条件,成为襄阳亮丽的城市名片。

  城市的主体是人,一座城市是否生态宜居,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0月底,襄城轴承二路、华大路北延伸段两条断头路打通,檀溪片区城市交通环境大大改善。截至目前,包括江山南路等25条断头路项目已开工23条,完工11条;16座人行过街天桥设施已全部开工。

  今年,我市还对城区160条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打造仿古风格、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特色明显的街巷环境。“区政府拿出490万元对全区范围内的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排水管网进行养护和疏掏。”樊城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改造升级之后,樊城区老街积水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12月27日,一场大雪如期而至,襄城华电寓苑小区的居民们翘首以盼,他们即将成为我市第一批用上暖气的居民。作为2018年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集中供暖襄城一期项目正在进行调试,即将送暖到户。

  12月23日,襄阳市全民健身中心二期正式开馆,上百名运动爱好者进场锻炼。

  与此同时,市博物馆新馆项目主体工程开始施工,450根桩基施工任务已经完成;市科技馆新馆项目的硬件建设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馆内的布展施工;智慧港企业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完成80%的外立面工程,未来将成为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向绿色要效益生态文明建设释放强劲活力

  《规划》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重点保护和修复汉江生态环境。”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拥有195公里汉江岸线的襄阳,更加细心地呵护我们的母亲河。

  小清河、唐白河、汉江的交汇处被人们称为“三江口”。“三江口”北岸位于襄州区,从1990年开始,这里就成为废弃磷石膏的堆场。28年来,“三江口”北岸已经形成了22万多立方米的废渣堆。

  作为襄阳市承担的33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之一,襄阳市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严控环境安全风险等多方面积极入手,强力推进磷化工企业及磷石膏渣场的环境问题整治。

  堆场清表、建筑垃圾清运、磷石膏改性处置、防渗墙打桩施工和排水沟、绿化工程建设……经过半年多的整治,昔日废渣堆成了生态公园。目前,襄州区仍在对公园进行一系列生态修复,确保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等到明年开春,公园里的树长高了,树枝更密了,这里会更漂亮。”襄州区委书记杨兴铭说。

  无论什么企业,无论投资多少,踩踏“环保红线”,都要付出代价!

  30家企业,累计投资1.9亿元……在樊城区汉江牛首段的河滩里,肆意发展的企业正对汉江水质及河道行洪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从今年8月开始,樊城区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汉江牛首段河道内违建、违占现象进行整治、清理,目前已经完成整个拆除任务的95%。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

  87天关停45座石灰窑,40天完成13万立方米磷石膏堆场整治,6个月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并试运行……面对环境问题,宜城市不妥协、出重拳、迎难上,主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上下齐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襄阳变得更加宜居。

  截至11月27日,我市PM2.5日均浓度为55.8μg/m3,同比下降9.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9.9%,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2018年1-10月,国家和省“水十条”考核我市的9个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100%,Ⅲ类以上优良水体比例88.9%,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环保局数据显示,我市化肥减量化施用已实现零增长,走在全省前列。每亩化学农药使用量年减少1%,夏收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4.5%,预计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到90.1%。

  向文明要红利文明创建汇聚强大合力

  《规划》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汉江’。”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文明,是一个让人不断追求的美好目标。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价值观,墙上见;未成年,禁入店;违禁事,不出现;多喝水,不抽烟……”去年,由襄城区古城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田丰创作的“创文三字经”系列漫画在网络广泛传播。

  今年9月,田丰和儿子共同演唱的《花开古城》又刷爆了襄阳市民的朋友圈。

  “(子)薄雾散,现朝霞,(子)汉江岸边是我家。(父)出行守规则,(父)礼让你我他。(父)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父)安全回到家……”寥寥数语,辅以略带古风的配乐,将襄阳美景和“创文”宣传结合起来,传播效果很好。

  “‘创文’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是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文明礼仪宣传口号有些枯燥。”田丰说,他希望通过一首好听、好学、好唱的歌曲,让人们在听和唱中,强化文明意识。

  创文正以润物无声的感染力,深刻影响着襄阳。这座历史悠久又具有魅力的城市有了看得见的改变,摸得到的幸福。

  人流如织的路口,行人按秩序过马路,不再横穿马路、闯红灯;小区里,居民把楼道清理干净,不再堆放杂物;公共场所,随手乱扔垃圾的市民少了,大家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创文”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也正亲眼见证并切身感受着“创文”带来的喜人变化。

  《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襄阳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创文”工作更加有章可寻、有规可依。

  1.2万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为这座城市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王世军、邱军、袁明杰、郭大荣、孙红梅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黄东生、王莉、冯德红、闵洪艳、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等10人(团队)入选荆楚楷模,全省排名第二……在襄阳,榜样的力量随处可见。

  “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变成‘创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把老百姓身边的热点难点,变成‘创文’工作的得分点。”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会上,市委书记李乐成强调,要提高“创文”的决心和信心,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事。

  12个积水渍涝点综合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新建改造30家中心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50个港湾式站台随新改建道路工程已完成18个;57项审批事项家门口办理,樊城区“互联网+政务服务”直抵基层……通过“创文”,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付出努力,挥洒汗水,点燃激情,襄阳重整行装再出发,正掀起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作者:  编辑:张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