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随州

花田故事娓娓来——广水加快建设花田故事田园综合体

发布时间:2018-11-08 15:33:43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讯 通讯员 彭晓华 夏雨花

  一块花田带富一方老百姓,一则故事讲述一个新农村。

  “看,这沿路全是菜籽花田,到明年春天就开花啦!”11月7日上午,秋雨霏霏,飘飘洒洒,笔者踏着金黄银杏从广水市城区赶往花田故事田园综合体项目基地,余店镇古城村第一书记陈永平指着路边的花田介绍道。

  陌上花开烂漫语,莲叶河田缓缓归。“花田故事”位于广水市余店镇中部,这里正在打造集生态农业、艺术田园、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手工作坊、主题娱乐、休闲康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创意田园综合体。“花田故事”总面积约8000亩,建成后将构建电商物流和旅游人流双互通,把本地优质农产品带出去,把乡居养老优质客户引进来,预计能解决500人固定就业、1000人流动就业。

  “感觉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这几个月来,古城村村民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更多展望。这里的花田故事要从2018年春天讲起。

“花田故事”游客中心鸟瞰图。通讯员供图

  进省会寻销路竟碰出“火花”

  “轰轰轰……”沿着余店镇街道往“花田故事”一路走来,多部铲车正在忙着平整路面。“这是政府投资500余万元专门为‘花田故事’修建的9公里循环公路,建成后路面宽度最高达8米。”广水市余店镇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石泽四指着正在拓宽的路面说。今年3月,“花田故事”尚未谈妥,当地已先知先觉乡村振兴的良机,抽调了6名骨干组成余店镇乡村振兴指挥部。

  指挥部不远处,一棵千年松柏傲然挺立,大片油菜花苗在风中摇曳,泛起希望的绿色。投资客商蔡君满心欢喜地置身田野,将他的“花田故事”向笔者娓娓道来。

  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春节刚过,广水市余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无暇感受过年的余温,马不停蹄赶往武汉,为该镇特色产业“三白”蔬菜拓展销路。也是从那天起,“花田故事”埋下了伏笔。

  “我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了!”回忆起初识广水一班人的时候,蔡君显得十分动容。政府代表为“三白”蔬菜找销售路子的同时,还带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和“田园综合体”的初步设想。“要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开开心心工作,高高兴兴养老。”余店镇党委书记吴军的这句话让蔡君印象深刻,他决心要加入乡村振兴这个伟大事业中。

  蔡君当机立断,清明节期间,他带领武汉米团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实地考察了余店镇古城村及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觉得必须“有所作为”,并且“大有可为”。

  余店镇位于广水市西北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白”蔬菜主产地。境内有西周时期的古城畈遗址,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情醇厚。

  “我自己也是一名党员,乡村振兴不能全丢给党和政府,利国利民的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蔡君在与广水市委书记黄继军交流之后被深深触动。广水市委市政府与武汉米团公司一拍即合,从此,以古城村为中心的花田故事田园综合体开始落地建设。

  有事做有租收还能住新房

  古城村的晚秋,天气骤凉。但随着秋风拂过,翻起一波波金黄色的稻浪,让人倍觉温暖。在远处的稻浪里,几个身影若隐若现。50来岁的李合正穿梭在田梗除草,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做准备。他自小身体底子不好,但在田里干活的人中,数他最卖力。“我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120元,明年就能‘摘帽子’啦!”

  李合想摘的“帽子”不是干农活的草帽,而是贫困户这顶“帽子”。他原本是个小菜农,平时自己在家种点菜,拿到集市上卖,收入微薄。李合与妻子皆患有慢性病,日常买药花销较多,几年前被认定为贫困户。但李合不干了,“我是爱生病,但手脚都很利索,一定能凭自己的双手养活全家。”他信誓旦旦,誓以好逸恶劳为耻。有脱贫信心的李合被蔡君看中,请他到“花田故事”打零工,抽水、除草、割稻……他都肯干。如今他的收入渐趋稳定,明年就能从贫困户队列中脱离出来了。为了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经与余店镇商量,“花田故事”专门对建卡贫困户劳务工资上浮10%。

  除了李合外,附近村庄里还有很多农民在“花田故事”找到了工作。古城村村民何润吾是一名老党员,虽年事已高,但也在“花田故事”里干些轻松活。“咱们家乡就要变得更美了,我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今年6月,村里开大会商讨建设“花田故事”,第一个站起来表态支持的就是何润吾。

  对于建设“花田故事”涉及到的土地和房屋问题,村民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虽然古城畈土地大多荒着,房屋大多空着,但是突然说要在自己的“地盘”搞别的,村民们一时难以抉择。“乡亲们,咱们的地和房子放在那又拿不到钱,何不租给人家去经营呢!经营好了,在外面打工的乡亲们可以回家赚钱,古城美了出名了,咱们跟着受益。”何润吾和指挥部的干部们一起给大家做工作、作表率。

  “绝不让老百姓吃亏。”当地政府计划在“花田故事”内建周转房,给古城村村民免费居住。如今,古城村超过80%的房屋出租给了“花田故事”,土地流转1200亩,山林流转1207亩,流转金已经发到村民手中。

  村民们对村子即将变花田充满期待,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口口相传——“有花有田有故事,靠你靠我靠大家。”

  兴田园讲故事欲寻回“初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笔者与蔡君交流过程中,他频繁提到要“以农为本”。

  “有机大米真好吃,下次我要亲自去‘花田故事’体验丰收的感觉。”武汉米团进驻古城村半年多,进展迅速,种植加工的有机大米已经销往武汉等地。一些客户听说“花田故事”建成后有生态农业体验项目,都兴致颇高,表示一定要“身临其境”才过瘾。

  除了以农田劳作为中心的田间互动体验外,“花田故事”还会设置农耕亲子项目、拖拉机驾驶、挖掘机体验、插秧育苗、打谷扬场等等,配合现代农田景观,形成互动体验型的大地景观。身怀传统技艺的农民也能在“花田故事”一展绝活,比如纳鞋底、剪纸、年画、铁匠、木匠、熬糖、腊货等,皆可现场展示与销售。

  “我们不拆一座外墙,保留原汁原味。”古城畈的房子大多是红砖墙,在不改变外部结构和红砖记忆的前提下,加入了玻璃元素,让屋顶 “悬浮”起来,既能与阳光白云对话,还能与住在这里的人对话。

  一间房、一堵墙、一块田、一口井、一家人,各自存放着深深浅浅的故事:爷爷奶奶的辉煌或艰辛,青年懵懂越墙牵手的心悸……民宿房子的主人会“现身说法”,亲自讲述自家的故事。故事不一定惊天动地,故事的主人公并非都居功至伟,但是平凡、真实、家族流传的故事,一定是最打动人的。这就是“花田故事”的初衷:田是以农为本;花,意味着景观、旅游;故事则是文创,是艺术田园村落的灵魂。

  “种子已经全部种下,只待花期到来。”古城村第一书记陈永平兴致勃勃提到,“花田故事”明年将举办首届“大别山菜籽花节”,远方来的客人可沿途观赏逾千亩花海。

  “明年春天,记得来‘花田故事’看花!”

(作者:  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