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襄阳要闻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种子和土地的故事——省、市工商银行保康山村扶贫记
发布时间:2017-08-28 08:21:39来源:襄阳日报进入电子报

近日,省工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芝斌(右二)走进鸿兴园村贫困村民王楚卜(左二)的新居,和他商量安居之后如何兴业。 通讯员 刘洪海 摄

    全媒体记者高翔 严俊杰 童光辉

  题记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255家农户有166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1700多亩耕地大多是挂坡地,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2014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市分行进驻帮扶保康县过渡湾镇鸿兴园村,发现这里同时还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里的村民勤劳、善良、智慧,正在与贫困进行不懈的抗争。

  3年过去,这里的扶贫工作队在省、市工行党委的指导帮助下,用“真情实意、真帮实扶、真金白银”,让近百名村民告别了“吃水难”,25公里的水泥路使这里与山外的世界畅通,百余户贫困户入股了这里的大山寨生猪养殖合作社,正在实现项目脱贫……

  深情浇灌着“土地”,“种子”植根于群众。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思想与思想的启迪、力量与力量的汇聚,鸿兴园村整村脱贫的梦想,由此生根、开花。

  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鸿兴园村村医徐进强今年64岁,他走村串户为村民服务了42年。

  今年7月5日,省工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芝斌调研扶贫点时问徐进强有什么需求,徐进强要了两台空调。

  “夏天太热,一台装在药房里,保护药品不变质,一台装在诊室里,村民们也不用边看病边流汗了。”徐进强答复。

  “你的办公室不需要装一台吗?”王行长的建议,被徐进强婉拒:“不用!只要村民们就医有个好的环境就行。”

  这个答复,让王行长肃然起敬。他当即要求省、市两级工行,积极改造村卫生室环境,并给徐进强批了两台空调、一台液晶电视机。

  “一个为山区服务了42年的医生,心里没有自己,只是考虑群众。这种质朴和善良,值得我们学习。”王行长说,这个故事激励着自己接着去思考:还能为当地百姓、为徐进强再做些什么?

  8月中下旬,王行长终于想到,徐进强走村串户需要有台摩托车。他兴冲冲给徐进强打电话,没想到被对方再次婉拒。

  “其实,我早就计划买一台摩托车。”8月26日,在村卫生室,徐进强对记者说,“工行给大家做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我自己能负担的开支,就不能麻烦别人。”

  去年4月,一场大雨引起山体滑坡,3户农户的房屋严重受损,18名村民寄宿亲友家中。

  市工行扶贫工作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为村民们送去慰问金,并帮助村民们转移财产。后来,村民们从山上采来野生天麻,送到扶贫工作队表示感谢。队员们推托不过,掏钱将其买下。

  村民陈旭香告诉记者,这支驻村3年的扶贫工作队,每周有5天时间和村民们在一起,及时帮助村民们解决各种困难,“他们帮助我们卖茶叶、修村道、送钱送粮送衣被。看到了他们,我们脱贫就有了‘主心骨’。”

  “不是保康人却和保康困难群众有共同语言,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却和百姓打成一片。”鸿兴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时忠说。

  思想与思想的启迪

  初到鸿兴园村时,市工行扶贫工作队队长易齐国很为难。“残疾人多,单身汉多,因病致贫的多,因灾致贫的也不少。这里山上没资源,村民缺技术,脱贫没项目。”易齐国说,千头万绪,扶贫工作难以理出头绪。

  山高坡陡,什么最难?鸿兴园村的老百姓说,吃水最难!

  2015年3月,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市工行投入11万元修建了2个蓄水池,引入山泉水,铺设管网,一举解决了2个村民聚集区的人畜饮水难题。

  解决了群众眼前生活中的最大困难,紧接着就是寻找产业脱贫的路子。

  市工行扶贫工作队想过搞光伏发电,但村干部告诉他们,当地光照不够,安装光伏面板会占用稀缺的耕地。

  这套方案被否了。

  想过搞规模养殖。市工行扶贫工作队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考察了一圈,大家发现,解决不了粪便问题会带来环境污染。

  这套方案也搁置了。

  过了一段时间,市工行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可通过分散养殖,将各户产生的猪粪用于各自责任田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解决规模化养殖导致的水体污染问题。于是,他们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黑毛猪养殖项目。“扶贫不能冒进,这种模式到底行不行,得试!”易齐国说,2016年市工行扶贫工作队挑选了60户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为他们免费发放了黑毛猪仔。到了年底,市工行扶贫工作队又从村民处按照市场价回购,每户贫困户净收入近3000元。

  今年5月,保康县大山寨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鸿兴园村正式成立,100多户贫困户成了首批会员。“小儿子为了摆脱贫困,当兵回来后已经创业两次,结果失败两次,欠了几万元外债。”58岁的贫困村民曾照群说,黑毛猪养殖成功,重燃了他家脱贫致富的信心。

  加入合作社后,他和大儿子联名向银行贷款10万元,翻修猪舍,扩大规模,目前他家已经养了26头猪仔。

  乡亲们从中受到了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到曾照群家去取经。“所有的决定都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经过了扶贫工作队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反复商量。”鸿兴园村党支部书记陈运贵说。

  力量与力量的汇聚

  3年来,市工行扶贫工作队的脚步遍布田间地头、家家户户。

  53岁的王相银家中有五口人,他自己腿脚不方便,妻子和女儿是盲人,叔叔是智障,儿子目前正读中学。

  这些年,王相银打零工、养猪、发展烟叶种植……只要能脱贫致富,他都在尽力一搏。“双目失明的女儿想上学,但家里日子过得苦,我们就只能和孩子一起难过。”王相银说。

  省、市两级工行负责人专程来到他家中了解情况,时任省工行副行长的张金星带着女儿上门和王相银结对子。“他女儿经常给我的孩子写信、寄书。”王相银说,市工行还安排专人带自己的女儿到武汉治疗眼疾。

  当得知王相银的女儿眼睛无法复明,但她仍想上学后,省工行先是联系了武汉一家盲人学校,但王相银的女儿跟不上课程进度。市工行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帮王相银的女儿争取到了进入襄阳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机会,圆了王相银女儿的求学梦。“我做梦想到的事情,他们做了。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他们也做了。”王相银对省、市两级工行的扶贫工作赞不绝口。“我现在养了6头黑毛猪,种了8亩烟叶。”王相银说,他有信心尽快脱贫。面对女儿读书每年3000元生活费的缺口,他对记者说:“不能再麻烦别人,这个困难我自己解决。”

  过渡湾镇白峪沟村是中国工商银行保康县支行的扶贫点。当地小学的硬件虽然不错,但软环境存在欠缺,7名男教师年龄都偏大。

  去年6月,市工行开展“百名硕士员工分批驻校教育扶贫”活动,让这些青年员工分期分批到村里支教,半月轮换一次,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工商银行在这两个方面着力,让我们很受激励。他们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让我们充满敬意。”过渡湾镇党委书记褚应康说。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