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襄阳要闻

南阳、襄阳两地媒体接力帮助——河南籍98岁抗战老兵寻找恩人

发布时间:2018-07-16 08:22:32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兴会

  尽管98岁了,但康成安的身体仍然硬朗,一顿能吃两大碗面条,三天不吃肉直嚷“欠得慌”。“还没有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我要继续活下去!”

  在有生之年,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或者他们的后人,到坟上祭拜一次,当面说一声“谢谢”,这是康成安的毕生夙愿。

98岁的康成安身体很好。 全媒体记者 李兴会 摄

  一位抗战老兵的心愿

  13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富民南路的一栋民房里,记者见到了康成安。

  康成安的脖子上挂着荣誉徽章。见到记者后,他挺直腰板,左手拄拐,右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寻找救命恩人,成了他天天念叨的大事儿。”康合连说。

  康合连是康成安的三子,现年60岁。

  康成安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盆尧镇于营村人,出生于1920年8月,在家中是独子。

  1942年,刚过完春节,康成安眼看跟自己相依为命的父亲都要饿死,便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顶替别人参军,换来救命钱。

  康成安加入国民革命军第59军180师。随后,部队开赴湖北宜城、钟祥一带。

  在湖北,康成安所在部队与日军作战,阻击敌人一天一夜。在接到撤退命令时,康成安身受重伤,被一名叫王友基(音)的当地人收留。休养56天后,康成安伤愈,辗转返回了老家西平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康成安当了大队干部。

  20多年前,康成安和儿子康合连来到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做小生意,便扎根于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记忆越发清晰,康成安寻找救命恩人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康合连说,父亲经常念叨,他这辈子不欠谁的情,不亏谁的账,唯独亏欠湖北王友基一个救命恩情,有机会一定要去报恩。

  救命恩人到底在哪里

  1942年发生的事,距今已经76年了,作为当事人,康成安也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了年近百岁的老人,时间、地点、人物,很多东西都模糊了。

  但康成安清楚地记得,自己所在的部队归张自忠管。而且,他受伤时,距张自忠壮烈牺牲已有一年多时间。

  康成安清楚地记得,他当年在马头寨、王家大山、长寿店等地战斗并负伤。而且,这些地方相距不远。

  康成安还记得,自己获救时,正值收割豌豆的季节。

  经多方采访,广泛查找资料,并结合康成安的记忆片断,记者梳理出了康成安当年战斗受伤获救的基本脉络——

  1942年5月,康成安所在部队在钟祥、宜城交界的地方与日军发生了战斗。战斗的地方有马头寨(属宜城)、长寿店(今钟祥长寿镇)、王家大山等。

  康成安身受重伤后,遇到了牵着一头牛和一名6岁左右小女孩的王友基。

  当时,王友基30多岁,是长寿店人,曾在康成安的老家西平县当过兵。

  家中发生火灾后,王友基借住在岳父家。岳父家所在的村子当时叫彭家湾,只有五六户人家。岳父家的条件很好,有百十亩地,王友基便将康成安带到了岳父家,有鱼有肉地招待了56天,直至康成安伤愈返乡。

  南阳、襄阳两地接力寻人

  虽然一直心存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以报答救命恩情的念头,但康成安仅在自己的儿女们面前说一说,一直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2015年9月,康成安受邀参加了河南省举办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康成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至此,经媒体报道后,康成安寻找恩人的心愿才广为人知。

  今年7月初,《南阳晚报》率先详细报道了康成安寻找恩人的故事。

  得知康成安要找的救命恩人可能在湖北省宜城市靠近钟祥的地方后,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主动介入,驱车跑到康成安居住的地方,详细采访相关情况,将接力寻人,帮老人完成心愿。

  康成安表示,自己当年获救时,王友基比自己大十几岁,他有一个名叫“小香”的女儿,6岁左右。“恩人可能早已经不在了,小香如果还在,也有80多岁了。希望可以找到恩人的后人,自己去给恩人上坟。”

  康合连告诉记者,他们全家人迫切地想找到恩人,完全出于一种感恩的心情,“当时到处都是日军,王友基一家冒着巨大的风险收留父亲,一旦被日本人查出来,全家性命都将不保,这样的人往哪儿找?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为了早日帮老人实现心愿,本周,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将分赴宜城、钟祥等地循迹找人。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什么线索或者建议,请拨打13995775969,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帮抗战老兵圆梦。

(作者:  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