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大图推荐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瞄“准”干“实”——来自保康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17-02-09 08:16:54来源:襄阳日报进入电子报

保康县过渡湾镇茶庵村贫困户在蓝莓基地采摘蓝莓。目前保康县已建成5000亩蓝莓基地。(资料图片)

  襄阳日报讯 通讯员都正阳 王承鼎

  作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保康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075人,占襄阳市贫困人口的23%;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全市任务的65%。

  2月7日,在全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保康县作为全省唯一的精准扶贫典型在大会上介绍经验:脱贫攻坚任务越重,越要坚持科学施策,必须在“准”和“实”上狠下功夫。

  省委书记蒋超良当场点评:保康经验见真功。

  六大模式——让贫困户有脱贫的产业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命根子”。保康县按照“扶贫看三代、管长远”的要求,创新产业扶贫六大模式。

  直补到户模式。按照“精准到户、滴灌到人”的要求,制定出台25类产业到户奖补政策和具体验收操作办法,单个产业奖补最高达到每亩4000元。全县特色产业总面积突破80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面积22万亩。2016年有6153户1.88万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龙头带动模式。对帮扶1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销号的新型经营主体,每带动脱贫销号1户奖励2000元。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对每贷款10万元带动帮扶3户以上贫困户脱贫的,按利息总额的80%予以贴息,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企业+贫困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集体和贫困群众多方共赢。

  资产收益模式。坚持充分发挥矿产、山林、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群众得实惠、村集体增收入、经营者获利益。寺坪镇龙凤村将贫困户土地500亩流转给神农本草公司,公司每亩每年给贫困户租金400元,公司大力发展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土豆种植和家庭养殖为辅的产业,网罗全村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入股分红模式。鼓励贫困户把小额信贷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折合成股份,“攀藤结瓜”,进行入股分红。后坪镇洪家院村将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入股到桐康牡丹专业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5万元以上。

  旅游带动模式。加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把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引导群众就地创业、就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后劲与活力。五道峡景区采取景村共建模式扩大就业渠道,安排群众就业120多人,带动周边35户贫困群众发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餐饮业,年增收215万元。

  转移就业模式。坚持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开展“凤雏计划”、农村实用科技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坚持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就业愿望,开设旅游服务、食用菌、电子商务等特色项目培训,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2016年,全县外出务工贫困群众达1576人。

  易地搬迁——帮贫困户挪出穷窝

  保康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2945户36416人,2016年省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3153户9731人,保康自我加压,计划搬迁3598户10395人,建集中安置点154个。

  “我们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来抓,增强决战决胜的信心,成立指挥部,科学制订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保康县有关领导说。

  宣传政策、调查摸底、公开评议、上报锁定……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颗纽扣”,搬迁对象精准识别牵一发而动全身。保康坚持把精准识别放在第一位,确保把“帽子”戴在真正需要搬迁的贫困户头上。

  保康山大人稀,地无三尺平。该县坚持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相结合,科学布局安置点,并坚持做到“两个严禁、三个避让”:严禁大挖大建、严禁乱砍滥伐;避让地灾水灾易发区,避让高填方、高切坡区,避让基本农田及生态敏感区。

  保康县在每个集中安置点统一配备建设沼气池,同步规划建设农村沼气工程,集中解决垃圾处理和人畜粪便问题。

  该县创新建设模式,采取统一建设、统分结合、委托代建等模式,全面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进度。2016年,全县累计开工建设住房5815户16333人,占省下达计划的184%和168%,占县自定计划的162%和157%;入住4881户14643人,占省下达计划的154%和150%,占县自定计划的135%和140%,超额完成了年度搬迁任务。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保康县在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寺坪镇岗子村依托专业合作社,在集中安置点建设蔬菜大棚24亩、莲藕基地80亩、光伏发电站1座318千瓦,可带动搬迁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坚持把产业发展贯穿整个规划编制、搬迁安置、脱贫路径、考核验收等全过程,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做到“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把集中安置点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医疗投入——保大家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保康县紧紧围绕“不让一个贫困对象因病致贫返贫”的工作目标,整合2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健康精准扶贫。出台了《保康县农村健康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为重点,实行“三提三免三兜底”,以健康扶贫促进精准扶贫。

  实行“三个提高”。即:提高贫困对象在省、市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5个百分点;提高贫困对象“新农合”大病保险受益率,报销起付线由12000元降低到8000元,住院报销再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贫困对象“新农合”门诊慢性重症病种报销范围,由省、市规定的22种提高到33种。

  实行“三个全免”。即:贫困对象住院“新农合”起付线全免;五保对象住院合规费用全免;计划生育失独残独对象住院合规费用全免。

  实行“三个兜底”。即:全县所有“参合”群众年自付12000元以上住院合规费用100%兜底报销;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三种慢性病贫困对象门诊治疗合规费用100%兜底报销;贫困对象县内住院年自付12000元以下合规费用90%兜底报销。

  文化建设——引全县“两个小康”协调推进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保康县在全面小康的路上,积极探索文化小康建设的路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山区群众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追求精神脱贫。

  保康县按照“建设全省精神扶贫、文化小康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大示范区”的具体要求,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推进,推动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教育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构建科学考评机制,将精神扶贫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规划和评价体系,建立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形成了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在保康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保康精准扶贫和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并要求保康在努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和人文素养形成,不断增强全县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在推动精神扶贫工作中,保康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文化小康示范单位、文化小康示范乡镇、文化小康示范村(社区)三类示范标准;坚持用三类示范分层推进,推动了全县文化小康建设;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让文化小康建设在保康呈现出齐头并进、遍地开花之势。

  该县丰富载体抓好精神扶贫和文化小康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始终把村级组织作为文化小康建设的前沿阵地,按照建成一个10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广场、一座简易戏台、一个9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器材“七个一”标准,进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能享受文化大餐,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升。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