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兵在学前班和一年级之间“切换”教学
新闻回顾:一个老师十个娃 山村“孤烛”教师盼接班人
走近保康乡村教师董朝兵:一盏“孤烛”照耀山村(图)
荆楚网消息(记者 徐芳 湖北日报记者 崔逾瑜 李玉麟)“孤烛”教师寻接班人的故事,让荆楚网和湖北日报记者一起走近了坚守大山39年的董朝兵老师。
一个老师十个娃,是董朝兵所在的保康县黄堡镇大安教学点的现实写照,也是我国偏远农村、山区学校的一个缩影。和大多数生源不足、教师流失的农村学校一样,2000年的大安学校有学生100余名、教职工9名,在农村也算得上“枝繁叶茂”,如今却“雀鸟离散”,原因何在?董朝兵坦言条件苦难留老师,同时城镇化也带走了山里娃。
条件苦,难留教师
“我们这里是世外,却不是桃源。”大安教学点唯一的教师董朝兵说。
由于太偏远,交通闭塞,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尤其是深夜的大山,罕无人烟,寂寞成了最大的敌人。
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师范毕业生,20岁出头,脑子灵活,说话逗趣,深得孩子们喜爱。可短短一年后,他出于婚姻、前途等考虑,调走了。
一位中年男教师,在大安教学点从教6年后,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少,积极性很受影响,主动申请调到另一个生源充足的教学点。
还有一位资历丰富的初中老师,来到大安教学点改教小学。可时间不长,因为中学缺老师,他又被抽调回去。
到2002年,大安教学点只剩4名教师,2006年只剩3名,2010年只剩两名。2014年春,负责后勤保障的老师王伦相患肺癌,回家休养,董朝兵便成了“孤家寡人”。
“一些乡村教师的选择其实也很无奈。究其原因,偏远山区基础条件差,教师待遇相对低,职称评聘及评先评优机会少,加上农村的空心化严重,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不强等,不能安心扎根农村。”保康县教育局一位干部坦言,董朝兵无疑是名责任心很强、热爱山村教育事业的教师,但同时他是本村人,这一客观因素也为他心无旁骛地坚守39年提供了可能。
城镇化,带走山里娃
“能走的基本上都出去了,孩子越来越少。”董朝兵看着上锁的几间空教室,有点落寞。
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条件好的村民搬离了村子,孩子也随着家庭到交通更方便的镇上学校读书。有的孩子干脆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成了“小候鸟”。最后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
去年,董朝兵还带着12个孩子,转眼又少了两个。一个学前班的男孩被妈妈带去广州打工照顾,还有一个八岁的学生因为爷爷重病无人照顾,只好转学和父母去了县城。董朝兵说:“剩下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不成熟,还不到转出去的时候。”
8岁的王玉杰,是为数不多的每天由父亲接送的幸福孩子。她父亲王明军是名村干部,每天骑摩托接送女儿。“再过一年,孩子就要去中心学校住读了,她姐姐也在那儿住校。”
原来,董朝兵不会英语,三年级的英语课无法开展,孩子们上完二年级只能转到40公里开外的中心学校。
据黄堡镇中心学校校长郭光奎介绍,乡村教师的持续流失与匮乏必然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而教学水平下降必然导致学生减少,学生的减少又必然导致乡村学校的萎缩和城镇学校的拥挤,形成“城满、乡弱、村空”的局面。
萎缩,却要坚守
“这里虽然偏远、贫穷,但村民历来都很重视孩子们读书,对老师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董朝兵说,“我没有理由不教好孩子们!”
董朝兵要坚守,大安教学点也不会撤并。
据记者了解,1998年,保康扫盲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普九”工作基本完成。当时,农村实行村村办学,每个村小学生都挺多。
2002年,乡镇合并,紧接着是村组合并,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许多教学点、完全小学和镇中心小学互相合并。罐垭村并入吴家岭村,大安学校生源锐减到30余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自然、也是最残酷的。”一名当地干部说。
作为洪流中的一只小船,大安教学点显得有些困窘。
但是,该教学点邻近的5个村,总人口近千人,年轻夫妇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看管,这些低年级和学龄前的儿童,不能选择路途遥远的学校,也没有寄宿学校能够接收,只能就近入学。
在大安教学点,记者看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教学教具,还是学生营养标准化管理和硬件配置,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农村低龄学童的基本需求。
据保康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马佳凯介绍,像大安教学点这样“一名老师的学校”,在全县共有14所。“老师在,就是学校的支柱;老师离开,学校就倒塌了!”